ZKX's LAB

如果孙权没有5次攻打合肥,损失10万兵马,有可能问鼎中原吗

2020-07-27新闻71

三国时,孙权曾带领东吴,占据了江南最肥沃的土地,并和刘备携手,在赤壁之战中,击溃了曹操的百万雄兵,实际掌权时间长达50多年,那么他为何没能问鼎中原,统一华夏呢?

公元200年,已经初步统一了江东的孙策,因为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在他临走之前的弥留之际,他将东吴的统治权,交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至此,孙权成了三国时的一方诸侯。

孙策虽然用雷霆手段,一统了江东的疆域,豪门的鲜血,却没有折服江南士族的忠心。而孙权,虽然继位名正言顺,但是在那个乱世,他身上的军功还不能让手下畏服。因此当时的孙仲谋,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当时最年轻的掌权者而开心,毕竟,他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动荡的局势,他一边继续任用张昭等老臣压住场子,另一边他则开始培养自己的嫡系。乱世之中,军功为上。孙权通过一场场小战,积累了自己的功勋,又用收缴的兵马加固了自己的威望。在赤壁之战以前,他曾用黄祖的人头祭奠了父亲孙坚,也向部下证明了自己的成长,但是当曹操携百万雄兵,准备一举扫平江南时,就连他的老师张昭,也不看好孙权硬抗,反而建议他早日归降。

关键时刻,是鲁肃和周瑜,坚定了他的信心,周瑜亲赴一线,和曹操临江对峙,而鲁肃,则前往蜀地,说服了刘备和孔明。孙刘联军的速度,在曹操的意料之外,一场赤壁之战,更是惊得曹操胆寒。等曹操站定,再看这个年轻人时,也只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庆功宴上,孙权嘲笑了自己的师傅,但从此低下头的,又何止张昭一人。

公元208年,孙权借赤壁之战的东风,带着十万江东子弟,向合肥发起了进攻。但这次,孙权并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久攻不下之后,曹操又派兵来援,孙权只好无奈退兵。当时的孙权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可以决定魏、吴攻防易势的关隘,将会一直成为,在他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当世人感叹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但始终未能竟功之时,又有几人记还曾记得,孙权也曾五击合肥,亦是未取一胜。合肥像个巨大的战争绞盘,先后折磨了东吴近五十年。

如果没有先后五次的合肥之战,孙权会把东吴的领地扩充到长江以北,而一统中原吗?

公元221年,刘备在蜀地登基称帝,而孙权却没有盲目的追随这位曾经的战友,而是选择向曹魏的新主子曹丕称臣。新登基的曹丕,自然很享受孙权的“懂事”,于是放松了对东吴的进一步压制。腾出手来的孙权,开始和刘备“内斗”,如果鲁肃没有早亡,他一定会制止孙权的短视,但是鲁肃一死,再也没人能顺利地为孙权查缺补漏,于是孙刘自此彻底走向了反目。

曹丕并不傻,在吴、蜀反目以后,曹丕也开始了自己一统天下的脚步。如果不是曹丕英年早逝,可能孙权连登基称帝的机会都没有,但是曹丕的早亡,给了孙权喘息之机。借由魏国的内乱,孙权于公元229年登基,登基之后的孙权,开始了自己的失败统治。他曾想派兵远击辽东的公孙渊,但被众大臣阻拦未果;随后他也曾指挥了几次吴、魏之战,但都以不胜告终。

在选定储君之时,因为他态度不坚定,造成了夺嫡之争,最终导致储君被废,而当时最能给他提供帮助的陆逊,也因为夺嫡之争,而郁郁而亡。乱了分寸的孙权,最终立了一个年幼的皇子为储君,这也为东吴的覆亡,埋下了伏笔。史书记载中,孙权有三大爱好,一是好酗酒,二是好孤身犯险,三是好戏谑大臣。

这三条都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雄主应所为,所以他前期的成就应该不是出自自身,而是依赖身边的辅政之臣。当这些英勇智慧的大臣去世以后,孙权就开始“原形毕露”。所以骆驼认为,决定孙权能否问鼎中原的,并不是合肥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