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织席贩履的刘备,成了庙号烈祖谥号昭烈皇帝的季汉开国之君;宦官之孙曹操偷人家新娘子,他儿子曹丕直接偷了大汉江山;孙权长得跟父兄一点都不像,最后却继承了江东基业。这就叫英雄莫问出处,人渣别问岁数。
三国三巨头纵横乱世,手下少不了一些能征惯战的小弟,看了这些小弟的出处,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三国争霸其实就是三个汉贼带领一群小贼抢地盘,曹操刘备孙权手下有多少山贼水匪?
曹操和刘备基本都在山地平原作战,招募的基本以山贼草寇为主,而孙权一直在长江边上发展,所以绝大多数水匪都被他招去了,起码在“江表十二虎臣”中,就有三个是水匪出身,如果放在宋代,他们就是阮氏三雄或者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混江龙李俊。
百骑劫营的甘宁甘兴霸,是水匪出身,这一点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他的绰号就是“锦帆贼”。
除了甘宁甘兴霸,江表十二虎臣中的蒋钦周泰同样是水匪出身:
“蒋钦字公奕,周泰字幼平。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洋(扬)子江中,劫掠为生;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能招贤纳士,故特引其党三百余人,前来相投。”
《三国志》对蒋钦周泰的出身只字不提,而其他九位江表虎臣不是“郡吏”就是“小将”,出身写得明明白白,这说明《三国演义》关于蒋钦周泰出身的描写,是靠谱的。
在很多三国游戏中,都把周泰设置成了“全地形将”,在山地平原城池水面作战都有加成,而且血厚得砍不死,很多初级玩家都喜欢用周泰打防守。在正史中,周泰还真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被创数十,肤如刻画”之后还能喝得酩酊大醉,这要是换做旁人,在就疼死了。
其实不仅仅是孙权喜欢水匪,就是刘备关羽对山贼水匪也是来者不拒,关羽之所以能威震华夏吓得曹操要迁都躲避,也有一些山贼水匪在为他呐喊助威:
“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里面出现了两个问题:这些盗魁从关羽那里得到了官印和旗号,刘备知道吗?前将军关羽有权力给收编的群盗封官任职吗?
关羽的第一亲信部将周仓、蜀中无大将之后作了先锋的廖化,在《三国演义》里都是山贼出身,就连张飞张翼德和赵云赵子龙,也曾客串过山大王。
张飞占领古城之前,一直在芒砀山打游击,他之所以占据古城,是因为到古城“借粮”遭到拒绝,这才一怒之下赶走了县令。
提起“借粮”,读者诸君一定会想到梁山好汉,“借粮”实际就是山大王抢粮的体面说法:名为借粮,但借了从来就没想过要还。
正史和演义都没好意思写得太多,张飞之所以能跟诸曹夏侯成为亲戚,也是源自一次抢亲,夏侯渊的侄女,似乎也当过一段时间压寨夫人:
“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原本关羽帐下还应该多一个山贼出身的将领,但是那山贼被赵云杀了。
被赵云杀掉的山贼叫做裴元绍,而赵云一枪刺死裴元绍之后,可能是觉得当山大王很好玩儿,也就鸠占鹊巢,在卧牛山住下不走了,还把受关羽之命来招拢手下的周仓戳了三枪。
陈寿不敢说曹魏将领是山贼水匪出身,但是我们也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端倪:排在五子良将之后的李通、臧霸、典韦,在《三国志》中都有一个“侠”字。
读者诸君请注意,在汉朝,“侠”并不完全是一个好词儿,“以侠闻”也可能是做强盗做得很有名。
据夏侯惇介绍,典韦就是领着手下一帮兄弟在山林里打游击的:
“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
臧霸是不是山贼,读者诸君看《三国志·卷十八》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而在评书中,臧霸跟赵云还有点关系:童玄童子康一生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张任、二徒弟张绣、三徒弟赵云赵子龙,童玄有一个外甥,就是“懒泼将军”臧霸臧宣高。
李通在演义小说中存在感不强,实际上他在曹营的地位,可能比许褚典韦都高,甚至也远高于关羽:建安元年,李通带着手下投奔曹操,马上被封为振威中郎将;建安二年,李通被封为裨将军、建功侯;建安五年,李通拒绝了袁绍送来的征南将军封号,曹操大为感动,加封李通为都亭侯、汝南郡太守。
咱们今天只挑有名的三国战将来说,就已经有十位曾经做过没本的买卖了。要是把二三流角色都算上,三五十位都打不住。
这十位三国名将,有的或许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山贼水匪,而且在后汉乱世,占山为王也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曹操刘备孙权,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占山为王?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在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的后汉三国时期,山贼水匪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自保手段,更是进身之阶,这些人后来都青史留名,这倒正应了咱们开头说的那句英雄莫问出处,不过一辈子当山贼水匪是没啥出息的,这可能也是宋江一门心思想招安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