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局的工人在掘进机的底部搬运钢拱架,准备进行隧洞初步支护(11月19日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潇摄影报道
40多摄氏度、相对湿度90%,没有丝毫自然风的隧洞,如同一个昏暗巨大的桑拿房。汗水不断从工人的身体里渗出,凝在皮肤上、发梢上,最后汇成一条条水线,滴落在泥灰中……初冬时节,秦岭腹地雪花飘扬,连绵起伏的山脉被白雪覆盖,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4号斜井口,热气不断地奔涌而出。在距离井口约10公里、埋深1840米的隧洞挖掘现场,近百名工人光着膀子,正在忙碌地掘进、清渣、运输。
工人在掘进机下开着小型挖掘机清理碎石(11月19日摄)。
工人在掘进机的底部安装钢拱架,进行隧洞初步支护(10月22日摄)。
工人在安装好钢拱架的隧洞壁上喷射混凝土(11月19日摄)。
在世界十大山脉之一的秦岭地底,凿出一条贯通岭南岭北的隧洞,尚属首次。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重中之重,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达2012米的隧洞建成后,秦岭南麓的汉江水将从这里一路自流,进入秦岭北麓的黄河支流渭河,缓解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关中城市的“饥渴”,惠及1400多万群众。宏伟的设想,需要有人默默地实施。2000多个日夜,秦岭输水隧洞里,工人们12小时一个班,轮换着24小时不间断地向前、向下。掘进机每天只能向前推进3到4米,但每一米都混合着工人们无尽的汗水。高温高湿的隧洞中,忍受头晕、呕吐,甚至昏厥,只是常态,最让他们恐惧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的地质灾害。
中铁隧道局的工人在掘进机的底部进行作业(11月22日摄)。
隧洞掘进中,塌方、涌水、岩爆频发。挖到暗河发生严重涌水时,隧洞里一天流出的水量,足够一个中等县城人口的用水。秦岭南麓岩石的坚硬超过钢板,掘进机平均每掘进两米,就要遭遇一次岩爆。对于很多打了十几年隧洞的老工人来说,秦岭输水隧洞是他们迄今为止遇到的施工最难的洞。掘进中,顶上会有岩爆,底部也有岩爆,有时候已经往前挖了十几米,后边挖好的地方又爆了。顶部岩爆时,碎石直往下掉,不知道哪块就砸在人身上;底部岩爆时,“轰”的一声,半个人就埋在了石渣里。
因为不断出汗,工人需要补充大量水分(11月18日摄)。
寒冷的冬日,在隧洞里的简易淋浴间冲个凉水澡,成了他们一天中最愉悦的享受。
下午1点多,工人们在掘进机的主机房里吃午餐,主机房是整条隧洞里仅有的三个空调房之一(11月19日摄)。
伴随着掘进机那胜过雷鸣的轰隆声和震动感,隧洞的长度一天天地变化着,但不变的,是工人们安全结束一天的工作,乘坐20多分钟的运输车和半个小时的大巴车驶出隧洞后,整车人发出的欢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