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正面刚!何小鹏怒怼马斯克:打得你找不着东

2020-11-24新闻16

“自动驾驶”恐怕是目前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一家车企是否拥有自家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了衡量品牌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对于社会来说,自动驾驶一旦实现,则是能对人们出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尤其是在电动车兴起的如今,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各家新势力的“标配”,言电动必谈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常态。毕竟,与内燃机技术落后于汽车强国多年不同,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自动驾驶技术,我们国内品牌相比于国外品牌可是丝毫不落下风了,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以蔚来、小鹏为首的新势力的车型在自动驾驶的体验上甚至已经大有赶超曾经的行业标杆特斯拉的势头。

在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公布了将会在新车上增加激光雷达来辅助车辆进行自动驾驶,在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以后,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就在推特上“鄙视”了一波小鹏,并宣称小鹏的自动驾驶之所以牛逼是因为抄袭了他们的代码。

马斯克转发了一条关于小鹏自动驾驶的新闻,评论道:他们拥有一份我们的旧版软件(代码),但是没有我们的神经网络电脑。

而在看到马斯克的评论以后,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也是坐不住了,立马发了一条颇具火气的朋友圈。

之所以马斯克会突然评价小鹏的自动驾驶,除了所谓的“代码争议”以外,更重要的是,小鹏即将使用的激光雷达恰好是马斯克最为反感的东西。特斯拉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只靠摄像头实现自动驾驶,因为马斯克认为,既然人类开车只靠双眼就可以,为什么我们要给车子加上雷达呢?

而他甚至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激光雷达是浪费钱而且很蠢。

激光雷达有必要吗?

与摄像头基于图像感知信息不同,激光雷达是通过射出无数激光,并接受反射回来的信息来“看”到外界的,识别距离长且准确是它最大的优点,而它的缺点是什么?

贵!

以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来看,多一个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方面的提升百利而无一害。

而像特斯拉坚持的只用目视摄像头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误判,因为摄像头只能准确地识别图像,对于物体的距离、形状、距离等处理需要极强的算法才能勉强够得上激光雷达。

这就导致了摄像头会存在“被骗”的情况:比如前段日子,就有国外“好事者”,通过在特斯拉车前投影一个STOP标志又或者是一个人的轮廓,成功骗到车辆刹停。

这也证明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单靠摄像头是不太靠谱的做法,而激光雷达也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有实力才敢“撕逼”

那么,小鹏敢与作为行业“标杆”的特斯拉刚正面,底气究竟在哪呢?正好在前段时间,小鹏就已经推出了自家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的内测版,正好我们也对这套最新上线的“准L3”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一次粗浅的体验,也对小鹏的自动驾驶水平有了新的认知。

首先,与特斯拉的方案不同,小鹏P7上的这套自动驾驶除了拥有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高达14个摄像头以外,还内置了双频高精度GPS,以便能够使用高德所提供的高精度地图来辅助车辆的行驶。

而在满身各式各样的传感器以及几乎覆盖全国主流高速路段的高精度地图的帮助之下,小鹏P7能够在高速上实现“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根据车道限速以及车流状况自主控制车速、遇到慢车能够自主变道超车、自动变道出匝道口等功能都已经可以实现。

车辆在自行变道

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这套系统的完成度已经做到相当高的水平,至少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开车,而对自动驾驶或者说驾驶辅助系统不太感冒的人来讲,用上它也不会觉得心慌。

值得称赞的是,作为国内品牌的产物,NGP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况是有做相应的优化的,体验最明显的就是桩桶/雪糕筒的识别。各位老司机都知道了,国内高速上的一大杀手除了各种愣头青以外,就是突如其来的车道变窄了,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辅助驾驶系统,对于那种由雪糕筒排列成的收缩车道识别都十分的不完善,而小鹏则是针对这种情况作了专门的优化,令车辆在面对车道收窄时不会直直的撞上雪糕筒又或者随意变道。

只要驶上高速,待到屏幕提示已进入“NGP可用路段”时,司机便可以放心地启用这套辅助驾驶系统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只要电量充足(电动车的痛点...),车辆就能一路稳稳地将你带到高速出口收费站前。

可用度足够高,仍有小瑕疵

当然,以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来讲,无论是特斯拉的NOP、蔚来的NIO Pilot亦或是小鹏的NGP也好,都依旧只是“辅助驾驶”的角色,虽然这次体验的小鹏NGP可用度极高,算得上是可以依赖的系统,但它依然远谈不上“完美”。比如,为了确保安全,NGP在遇到“状况时”的操作一定是减速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也许“一脚油过去”要比刹停要来的更安全,但是这种做法对于NGP来讲显然是过于激进了。

工程师解释说,考虑到碰撞发生时,车辆的速度对于乘员安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NGP的首选避险方案一定是刹车减速的。

除了操作不够“老司机”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限速的识别NGP仍有一些小小的BUG,我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过闸道口,车辆就“误将”匝道的60km/h限速,当做是主路的限速,漫漫地将速度降了下来,直到重新识别到主路的80km/h限速。

不过其实这一点对于车子来讲也是非常的“无奈”,尽管有高精度地图的加持,能识别到精确到车道的限速,但是通过摄像头对限速标志进行识别才是主要的判定车速的手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于各种临时限速作出更好地反应,很无奈也很现实。

而除了这两个小瑕疵以外,这套辅助驾驶系统给我的整体好感还是非常强的,不过由于依赖于高精度地图,因此高德地图方面的数据支持其实对于NGP的体验来讲十分重要。但是众所周知,除了高速以外,我们的市区道路也是常常处于翻修的状态,地图数据难以跟上现实环境改变的速度。因此对于小鹏来讲,未来要想将这套系统运用到市区行驶的话,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技术路线不同,撕逼是必然

回归到何小鹏与马斯克的这次隔空“撕逼”上,归根结底这其实是一次自动驾驶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一次碰撞。从技术层面上,特斯拉走的是“超级无敌屌炸天电脑算法+弱感知(单靠摄像头)”的路线,而对于小鹏来说,他们家的算法确实是没有已经深耕多年的特斯拉那么强大,所以他们采用的则是“足够强的算法+强感知(超级无敌多传感器)”的路线。

小鹏的现在的做法,其实正如当年我们死磕原子弹、死磕火箭发射、死磕战斗机一样,也许在某些方面我们先天上存在劣势(软件、算法),那我就不计成本的堆传感器来弥补算法的不足,来对行业标杆实现追平甚至是超越。而马斯克这次“亲自下场”,反倒是多多少少反映了特斯拉其实已经是感受到来自中国品牌的威胁了。毕竟一旦这个中国品牌成功在自动驾驶范畴将特斯拉比下去了,除了销量上的影响以外,更要命的则是间接证明了特斯拉的道路是“错误”的。

不过退一步讲,其实这种所谓的“自动驾驶路线”大家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好,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很简单的一句话:谁好用我就买谁呗~

#31-50万#纯电动#小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