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里,一家企业从无到有,成功开办;同一个网络平台上,不同部门的信息同时填报,人没跑腿,但是数据“飞”来了;企业只进“一门”,20多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随意挑选……
正是这样的改革力度,让北京在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两年蝉联第一,2019年世行评价得分相当于全球第28名,为中国营商环境世行排名跃升作出北京贡献。市发改委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起了营商立法的“四梁八柱”,推进“一窗、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便利化水平,营商环境多项指标在全国率先进入“1”时代。
一天办:多项审批压缩到一天
开办企业一天就完成,过去无法想象的事在北京实现了。
去年,北京日记摄影有限公司申请企业开办业务,办事人员在北京市企业登记“e窗通”平台完成执照、公章申领操作,市场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上午10点多到达登记注册大厅,仅用了9分钟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和公章。
如今,北京企业开办成功实现一个环节,零费用、即时办理。“通过精减材料、合并事项、智能填报、自动审核,各部门数据共享、合并办理,实现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建立独立的网上“e窗通”企业开办服务平台,实现一般性经营企业一次性实现准入又准营;市场监管部门一天内核准并向企业颁发电子营业执照;员工“五险一金”登记在完成企业设立时即自动办结;申请发票即时办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天。
便利从企业开办开始,却没有停步,多领域改革紧跟其上。今年,本市再次创新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简化登记条件和审查方式。
这样一来,企业只需在“e窗通”平台对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等事项进行自主申报,承诺符合设立条件的即时审查通过,完成企业设立,审批效率提高约60%,截至9月底,已经有超过9万户新设企业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营业执照。
一网办:线上通办百姓少跑腿
“没跑腿在网上办,只需30分钟?”交易双方有些不可思议,但就是在这短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市首个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不见面办理。
今年4月,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办公场所,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方式,先后登录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双方的交易、税务、登记信息,就完成了不动产转移登记申请。
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这背后是“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改革在发挥作用。
“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交易登记推行告知承诺制,全流程网上办理。”这位负责人说,不动产登记大厅与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全面对接融合,实现企业业务办理“零材料”;同时采用线上身份验证、线上生成不动产登记申请书方式,替代现场身份核验、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签署;预审完成后,企业进行线上缴税;业务登簿后,企业线上缴纳登记费;把原有的“线下”工作全部搬到“线上”,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企业“零等待、零跑腿”。
面对疫情,本市多部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保障疫情防控和业务办理“两不误”。据介绍,实现64个市级审批部门全部入驻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由2019年的90%提高到97%,965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一站办:多部门并联提供服务
几个月前,北京市区两级的政务服务大厅里多了一个“减租窗口”。“企业提交一个申请,后续减免租金的手续由工作人员办理。”在很多企业老板口中,这个窗口是“暖心窗口”“省心窗口”。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压力山大”,面对相关部门推出的减免房租政策,企业可以直接把手续交给窗口,一站式办理。
这种“一站式服务”在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同区域、部门、机构之间的“并联”,让审批、服务发生化学反应。
六里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运行半年多。首批28家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让企业可以像逛超市一般挑选自己满意的。同时,工商、社保、医保等27个政府部门数据共享,为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提供信息支撑,截至9月底,共审批通过3777笔、金额约153.8亿元。
目光投向海淀,全国首家确权中心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确权,解决中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问题。截至9月底,已审核通过应收账款确权44笔,涉及金额1亿元。
互联网上,全国首家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为小微企业“足不出户”提供可比可选的融资服务。截至9月底,累计对接企业融资需求1208.6亿元、审批授信288亿元、放款157.6亿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做好政府权力减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广度、深度,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改革成果。
来源:北京日报收藏
便利从企业开办开始,却没有停步,多领域改革紧跟其上。今年,本市再次创新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简化登记条件和审查方式。
这样一来,企业只需在“e窗通”平台对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等事项进行自主申报,承诺符合设立条件的即时审查通过,完成企业设立,审批效率提高约60%,截至9月底,已经有超过9万户新设企业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营业执照。
一网办:线上通办百姓少跑腿
“没跑腿在网上办,只需30分钟?”交易双方有些不可思议,但就是在这短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市首个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不见面办理。
今年4月,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办公场所,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方式,先后登录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双方的交易、税务、登记信息,就完成了不动产转移登记申请。
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这背后是“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改革在发挥作用。
“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交易登记推行告知承诺制,全流程网上办理。”这位负责人说,不动产登记大厅与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全面对接融合,实现企业业务办理“零材料”;同时采用线上身份验证、线上生成不动产登记申请书方式,替代现场身份核验、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签署;预审完成后,企业进行线上缴税;业务登簿后,企业线上缴纳登记费;把原有的“线下”工作全部搬到“线上”,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企业“零等待、零跑腿”。
面对疫情,本市多部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保障疫情防控和业务办理“两不误”。据介绍,实现64个市级审批部门全部入驻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由2019年的90%提高到97%,965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一站办:多部门并联提供服务
几个月前,北京市区两级的政务服务大厅里多了一个“减租窗口”。“企业提交一个申请,后续减免租金的手续由工作人员办理。”在很多企业老板口中,这个窗口是“暖心窗口”“省心窗口”。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压力山大”,面对相关部门推出的减免房租政策,企业可以直接把手续交给窗口,一站式办理。
这种“一站式服务”在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同区域、部门、机构之间的“并联”,让审批、服务发生化学反应。
六里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运行半年多。首批28家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让企业可以像逛超市一般挑选自己满意的。同时,工商、社保、医保等27个政府部门数据共享,为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提供信息支撑,截至9月底,共审批通过3777笔、金额约153.8亿元。
目光投向海淀,全国首家确权中心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确权,解决中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问题。截至9月底,已审核通过应收账款确权44笔,涉及金额1亿元。
互联网上,全国首家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为小微企业“足不出户”提供可比可选的融资服务。截至9月底,累计对接企业融资需求1208.6亿元、审批授信288亿元、放款157.6亿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做好政府权力减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广度、深度,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改革成果。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