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疗水平不发达,造成病故的原因也多,尤其是在死于“背疽”者,史书之中记载的死于此疾的名人就很多,普通百姓自然也不会在少数。
古代死于背疽之人甚多,此处列举两位大家耳熟能详之人,例如:孟浩然、范增等。
孟浩然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是他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可见,他的满腹才华,并没有机会得到施展。
孟浩然的人生至少在为官一途并不得志,抑郁的心情也带给他一个孱弱的身体,在他的一生中,一共有过四次大病,而最后一次导致他死亡的疾病,便是咱们今天所说的“背疽”。
开元二十六年( 738) 的夏天,孟浩然当时身处张九龄幕中,也正是在此期间患上背疽,无奈之下只得请辞,来到襄阳养病。
两年以后,王昌龄的到来令久卧病床的孟浩然得到一丝安慰,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孟浩然虽然背疽未愈,却依然忍不住与王昌龄浪情宴谑,最终背疽发作,结束自己的一生。
孟浩然为何会得背疽?具体的致病原因不得而知,然而在他归襄阳养病之前,在张九龄处做幕僚期间,他曾因不得志而内心郁结,毕竟才华横溢的孟浩然,仅仅作为别人的幕僚,“羞逐府寮趋”的生活让他愈发觉得压抑。
孟浩然的这种情感在最终化为诗句,比如在《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迥张参军》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再看范增,他患背疽的时间是在返回彭城的路上,同样是回归,范增却没能抵达自己的目的地,而是死在半路,而在他死前,一样是因为内心郁结。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面对刘邦的请和,范增与项羽意见发生冲突,范增坚持要攻打刘邦,但是项羽却不肯,最终,被陈平利用离间计,使项羽不再信任范增。
项羽是一个莽夫,但是范增却是一位智者,面对项羽的怀疑,范增知道自己再多说无益,多年的征战以来,项羽多次令他失望,此时的局面已经不是他范增能够左右,最终决定解甲归田。
令范增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请求被项羽立即同意,从此范增心灰意冷,黯然上路,最终抑郁而终。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 彭城,疽发背而死。
从这二位的经历来看,他们同样是因背疽而死,在死前也都有过内心郁结的阶段,根据郁结的程度来看,对背疽发作致死的时间也会有影响。
除了他们二位之外,历史上死于背疽的名人其实挺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徐达,甚至是三国时期的刘表。
这些名垂青史的人,在古代自然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却依然无法摆脱生背疽而死的命运,真是古代人脆弱,“背后长个疮就致命”吗?其实并不是。《名医类案》 : 背疽者 , 疽症生于背也 , 在脊中曰 “发背” ; 在脊旁谓 “搭手” 。
在医学界,有一句著名的谚语:“背无好疮”。
背疽为患生于背部的疮,先是有粟米样疮头,然后开始肿胀,根盘也随之增大,此病即便放在今日,亦非容易治疗的疾病,仍属外科重症。
从现代医学来看,所谓背疽在今天也就是后背体表软组织感染,主要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为主,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其难对付,不仅毒性强,而且耐药性也强,一旦随着脓肿散布全身就很容易致命了。
古代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得背疽之后,很难治愈,尤其是在心情抑郁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下降,死亡率更高。
古代人生病后,得背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卧床。
通过史料了解,古代人生病以后经常会有一个举动,卧床养病,久卧之下,声称压疮,古代人的床再不卫生或者潮湿的话,对病情非常不利。
古代人对于背疽的治疗手段不多,但是背疽也并非是古代得上就必须要死的“绝症”。在古代得背疽的患者中,也有依靠自身免疫力最终自愈的案例。背疽 , 是阴症 而 发于阳 , 故治初宜消而散之 , 中宜托里消毒 , 后宜补虚敛疮。
针对背疽的特性,想要治疗背疽,可以通过通气血、排毒的方式治疗,在西医来讲则叫做“引流”,如果医治的及时,以现代的医疗水平,背疽致死率已经可以控制到很低,但是仍然不是100%。
在古代的背疽病人,治疗的资源和水平很差,基本上大多数只能依靠自愈,但是如此强大身体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尤其是拥有糖尿病或者年迈的老人,自愈的几率很低。
也有背疽病人,在发病过程中,皮肤承受不住侵蚀,导致破溃,其中的脓液因此得以流出,反而会增加康复的希望,因为这个原因活下来的人,也存在。
除此之外,古代人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背疽,所以,史料中给人的感觉,古代人“背后长疮就会死”,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毕竟背部的疮与其他位置的疮,具有很大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中记载的“疽发于背而死”,多见于《史记》,这其中虽然有对史实的记载,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死因不便于写明,才以“疽发于背而死”来替代,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