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G蛋白耦联受体 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APJ

2020-10-07知识10

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偶联受体的区别 细胞表面受体分三大家族:(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2)G蛋白偶联受体;(3)酶连受体.(2)(3)存在于不同组织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是7跨膜受体,受体激活后,需要GTP结合蛋白激活下游的酶,如AC,借助第二信使分子(如cAMP,cGMP,DAG)发挥作用.酶连受体也是跨膜蛋白,与GPCR的一大不同是其需要2个受体激酶二聚体化,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自身活化,然后再向细胞内传递信号.RTK介导的信号通路还需要Ras蛋白.大致就这样.要系统整理,需详细研究.GPCR和酶连受体信号途径都是相当大的家族,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

G蛋白耦联受体 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APJ

名词解释:G 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2113,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5261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4102体结构中1653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目前为止,研究显示G蛋白偶联受体只见于真核生物之中,而且参与了很多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G蛋白耦联受体 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APJ

根据对人的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所得的结果,人们预测出了近千种G蛋白耦联受体的基因。这些G蛋白耦联受体可以被划分为六个类型,分属其中的G蛋白耦联受体的基因序列之间没有同源关系。A 类(或 第一类)(视紫红质样受体)B 类(或 第二类)(分泌素受体家族)C 类(或 第三类)(代谢型谷氨酸受体)D 类(或 第四类)(真菌交配信息素受体)E 类(或 第五类)(环腺苷酸受体)F 类(或 第六类)(Frizzled/Smoothened家族)其中第一类即视紫红质样受体包含了绝大多数种类的G蛋白耦联受体。它被进一步分为了19个子类A1-A19。[11]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G蛋白耦联受体的分类系统,被称为GRAFS,即谷氨酸(Glutamate),视紫红质(Rhodopsin),粘附(Adhesion),Frizzled/Taste2以及分泌素(Secreti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12]一些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着眼于预测那些具体功能尚未明了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类。研究者使用被称为伪氨基酸组成的方法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的氨基酸系列来预测它们在生物体内可能的功能以及分类。

G蛋白耦联受体 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APJ

G蛋白偶联受体的定义 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含有7个穿膜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所偶联的G蛋白,启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导致各种生物效应.

#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