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多久能代谢完
我想知道对乙酰氨基酚是从什么原理上分析的 乙酰氨基酚片过量服药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如若过量服药则有可能严重影响肝脏并有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对乙酰氨基酚片过量服用对肝脏的损伤很大可以造成药物性肝。
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代谢物是()。 A.对氨基酚 B.N-乙酰基亚胺醌C.对乙酰氨基酚硫酸酯 D.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时,会有少量生成N-羟基乙酰氨基酚,经进一步转化成毒性代谢物N-乙酰基亚胺醌,引起肝脏毒性和致癌性,。
5-单硝酸异山梨酯代谢的前体化合物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克伦特罗 C.氯贝丁 参考答案:D
对乙酰氨基酚能引起严重肝坏死毒性反应的代谢产物是A.硫酸酯 B.对氨基酚 C.N-羟 参考答案:D
试从药物代谢特点,说明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面临的风险,解释过量服用引起中毒的原因及如何解毒 从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角度来讲,儿童对于药物的清除能力相比于成年人要低很多,而且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因此,同剂量水平下,儿童的血药浓度和游离药物浓度会高于成年人,会面临药物浓度升高引起的风险。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过高毒性机制:90%药物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物结合,自尿中排出;仅2%~4%经肝内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代谢,成为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而与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消耗殆尽后,未结合的代谢物与肝细胞蛋白质结合,而导致肝细胞坏死。解毒 尽快就医 急救处理: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处理是否及时关系到其预后。如处置及时,病死率较低。相反,如处理延误,即使在中毒早期也易发生意外。处理措施包括:1.洗胃,硫酸钠导泻。2.有条件者测定血药浓度,以估计中毒程度。3.尽早使用巯基供体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防治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害有特效。该药可增加肝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储存,使谷胱甘肽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活性代谢产物结合,阻止其与肝细胞的大分子共价结合。宜尽早使用,争取在服对乙酰氨基酚10小时内用药,超过该时间则用之无效。该药本身相对无肝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片中文又名:扑热息痛药理:药效学本品镇痛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后者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有关。解热作用则可能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而起作用,可能与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药动学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服药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后在体液中分布均匀,约有 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大量或中毒量则结合率较高,可达43%。本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半衰期β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脏疾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剂量在650mg 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μg/ml,作用持续时间为3~4小时。哺乳期间妇女服用本品650mg,1~2小时报乳汁中浓度为10~15μg/ml;半衰期β为1.35~3.5小时。本品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 。
对乙酰氨基酚用法用量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以止痛。用法用量 口服。1.6~12岁儿童,一次0.5片。2.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