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何不让蒙恬消灭匈奴,反倒修筑长城?
文/史小二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让蒙恬将军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之后,蒙恬做起了包工头,修建留名青史的大工程——长城。
为什么当时没有消灭匈奴?若是消灭了是不是就没有汉武帝灭匈奴这档子事儿了?我们可以从北方长城的历史和意义来阐述
一说到长城,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它的长度,具有万里之长,其次是秦始皇。总结起来,长城是秦始皇所修建的万里之长的大工程。
实际上这是不对。
战国时期,各国都会在各自的边境修筑一段长城,用作军事防御。其中秦、赵、燕三国相对来说,接近北方。北方有义渠、东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他们以狩猎、游牧为生。
时不时,他们会南下掠夺百姓的财产,阻扰生产作业,抢光杀光……而且,这群人善于骑马,长于野战,来无影,去无踪。战斗力强不说,还难以捉摸。无处可寻。
所以,秦、赵、燕采取的措施是修筑长城,以及改革兵制。从步兵、战车,发展成步兵、骑兵。赵国的赵武灵王甚至推行胡服骑射。
到秦国成长为秦朝,从西边之地发展到天下九州。蒙恬将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修建起新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长城不只是一堵墙,她不光向后人遗留下遗址文献,以及不屈的伟大精神。当时的长城是一道军事防御工程建筑。
司马迁在史记说蒙恬: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长城的选址是因地制宜,占据地利条件——要道要塞,控制军事上的险要。另外,必须建立烽火台,及时传递敌军到达消息。在交通路口,还有驻军守备。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长城具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只需要少量的驻军,占据重要关隘和险要,就能阻止游牧的南下。
烽火台
所以,为什么秦始皇不消灭匈奴?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这是一项传统的大工程。北方三国历来就是这样抵御匈奴南下的,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效果。务实的秦始皇当然首选,蒙恬奉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筑出来的长城具备高度的军事合理性。后朝也自然延续。
二,北方乃是辽阔的草原,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在根深蒂固的农耕思想下,比较起南方来,秦始皇看不起这块土地。而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游牧,秦始皇腾不出手来收拾这帮上跳下窜的家伙,修筑长城是一劳永逸的事。可守可攻。
秦国内部矛盾问题,秦始皇到死也没彻底的解决掉。所以等他驾崩,各地纷纷揭竿而起,造成一次中原的大混乱。由于长城没有守军,或者说稀少,但没驻军守卫。加上某些段长城年代久远,所以匈奴顺利南下,造成了汉初的和亲国策。
长城的可攻可守在汉武帝时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估计着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