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贻害千年:赵魏韩三家分晋的那些事儿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之间就相互倾轧。后来赵氏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
-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那春秋和战国到底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界的?
大家都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是很特殊的情况,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只是一个时期的称呼,朝代是周朝(东周),而且一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战国时代还没有结束。一个朝代的灭亡,这个比较好判断,一般就是国...
-
三家分晋后,为什么韩国实力最弱,是因为分配不均吗?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彩的两个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划分一般说来是以韩赵魏三家瓜分强大的晋国来区分的。在三家分晋之后,魏国跟赵国都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而只有韩国却是从前期到后期一直比较弱小,在战国七雄甚至都是垫底的存在。那么为什么韩国成为三...
-
六国“合纵”攻秦,“蕞之战”直逼咸阳
秦统一六国的真相集中表现为“合纵连横”,以函谷关为界,关内秦的统一和关外六国的反统一之战持续了几百年,从而也诞生了一批纵横家。如,身配六国相印的苏秦,口吐莲花的张仪及战国后期的赵国大将庞煖等。“春秋无义战”与“三家分晋”西周的分封制最初还是...
-
春秋时的一小国,被秦国消灭,疆域却被晋国占据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
-
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最终荡然无存,哪一任周王该为此负责?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
-
从三家分晋开始,看秦国是如何屌丝逆袭、统一六国的
公元前451年,在经历了漫长的春秋时代之后,随着韩赵魏对晋的瓜分,中原版图正式进入了混乱的战国时代。春秋之时,因为有天下共主“周”的压制以及后来的五霸出现,诸侯们多多少少还能安分一点,还照顾着面子与情分。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今天讲和,明天开仗...
-
东周时期的两个魏国:一个被晋国消灭,另一个则瓜分晋国!
魏,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多次使用的国号。比如魏国(220年12月 —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
-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原先晋国、齐国的君主,都是什么结局?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在此背景下,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伴随着周王室权威的下滑,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
-
君王打胜仗归来,却发现夫人产下一子,大臣预言:他必定夺取皇位
导读:本章为阐述的是《资治通鉴·周纪一》中的内容,重点在于“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内部的一次重大内乱,这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晋国君主的血统,也破坏了周朝一直延续的分封制度,是晋国一直以来内政动乱的缘由。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