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孤独母有犬名鹄仓:徐=舒=畲

2020-09-24新闻12

孤独母有犬名鹄仓:徐=舒=畲

孤独母有犬名鹄仓:徐=舒=畲

唐善纯

内容提要 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很有可能,畲族就是古代的“涂山氏”,后来写作“徐”、“舒”、“畲”。畲族与徐国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都以犬为图腾。

关键词 徐 群舒 畲族

在《百家姓》中,徐是一个大姓。《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此记载透露出,西方之秦与东方之徐同祖。大禹治水过程中,曾得到东夷族领袖伯益的支持。大禹晚年,准备禅位给伯益。可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为笼络人心,夏启将伯益的次子若木封于徐(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周朝前期,徐国力量强盛起来,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国磨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诗经》中多有记载。

徐偃王时期,徐国再度复兴,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都城即今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周穆王起兵伐徐。偃王生性仁义,不忍心因为战争而让百姓受难,于公元前963年弃国而走,率领部分徐国人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带。 由于徐偃王的仁义备受称赞,周共王(前922-前900)时期,又封徐偃王的次子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邳州梁王城(含九女墩、鹅鸭城等遗址)曾出土19枚宫廷器乐青铜编钟,并镌刻“徐王子孙永保之用”铭文,可以确定此处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

徐人在今安徽庐江舒城之间的称舒,其部落繁多,有舒蓼(今安徽霍丘、河南固始间)、舒庸(今安徽霍山、桐城)、舒鸠(今安徽舒城境)、舒龙、舒鲍、舒龚等,总称为群舒。《左传·文公十二年》杜注:“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世本》中的《氏姓篇》记载:“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此外属偃姓者,还有英氏(今安徽金寨、霍山间)、皖、六(今安徽六安北)、舒(今安徽庐江西)、宗(今安徽舒城、庐江间)、巢等。群舒姓偃,与徐国“嬴”姓可以互通。赢、偃,一声之转,也可证明其为同族的分化。群舒就是群徐;群舒的小部落全是从徐方分出来的支部。

“徐”、“舒”2字,古不只同音,实即1字。《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伐徐”,《史记·诸侯年表》作“楚伐舒”,又昭公三十年“吴灭徐”,《史记·吴世家》谓阖闾三年拔舒,又《左传·哀公十四年》“陈恒执公于舒州”,《史记·齐世家》舒作徐,舒、徐通用。《春秋经·僖公三年》记载,“徐人伐舒”,《玉篇》引作“徐人伐徐”,则是舒作徐之证。此舒之本字,从邑不从予。但是我们不能读作“徐人伐徐”,只能是说徐已分为2族,即徐和舒了。徐所以伐其同族,正说明徐有兼并群舒而成为大国的企图。

孤独母有犬名鹄仓:徐=舒=畲

周宣王(前827 -前781)对徐国的兴起感到不爽。《诗·大雅·常武》说,宣王命南仲、皇父、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由于这次是周宣王亲征,“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周王武力如天怒雷起,如猛虎怒吼,如鸟掠长空,如江汉汹涌,面对倾天下之力而来的周朝,徐国被迫投降,入觐王庭。此后徐国国力变弱,民心比较松散,没有多强的抵御力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存。公元前512年,吴伐徐,灭之。

董楚平指出,甲骨文、金文等皆无“徐”字,它们的本字都是“余”。到西周金文中,始写作“徐”,但读若“涂”(《涂山氏后裔考》)。古从邑诸字,其偏旁邑多属后增者。徐、舒2字,本皆从“邑”,其偏旁“予”,可能就是从“邑”之误。今出土彝器,凡徐字,皆从邑。经典作徐者,乃讹变之体。《说文》云:“余,舍之省”,与舒“从舍”正合。

《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郑玄笺:“僖公与齐桓举义兵,北当戎与狄,南艾荆及群舒。”荆舒指春秋时的楚国和舒国,亦作“荆荼”。《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徵。”司马贞索隐:“荼,音舒。”《山海经·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郝懿行注:“《太平御览》639卷作‘孟余’或‘孟徐’。”秦嘉谟辑补《世本》于“徐”姓下注:“《氏族略》四引《国语》作‘余’”。《易·困九四》:“来徐徐”,释文:“子夏作荼荼,王肃作余余”,荼即余之繁文。

“徐”的本义如何?“余”上古声母读d,在古越语中是盐的意思,“徐”亦如此。苗瑶语族中,“盐”的读音分别为?i3(黔东苗语)、d??3?(湘西苗语)、dzau3(勉瑶语)、dza3(标敏瑶语)、tsa3(畲语莲花方言)、tsa3(畲语罗浮方言),与古越语“盐”的读音极为近似。“徐”字的本义与古越语“馀”同,是盐的意思,可能与他们从事盐业活动有关。

孤独母有犬名鹄仓:徐=舒=畲

古代人常用所从事的工作作自己的名或姓。如英语贝克尔(面包师)、米勒(磨坊主)、泰勒(裁缝)、卡彭特(木匠)、费舍尔(捕鱼人)、库克(厨师)、斯图亚特(管家)等。中国人在商朝已是如此。《左传·定公四年》记载,鲁国建立时,被分予“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卫国建立时,被分予“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白寿彝指出,这13个族“都是手工业家族”(《中国通史·导论》)。

分给卫国的殷民7族的姓氏,可能都来源于他们所擅长的手艺,比如陶氏是制作陶器的,施氏是做旗子的,繁氏是做马髦饰的,锜氏是做锯子的,樊氏是做围墙篱笆的,饥氏可能是饍氏之讹,终葵氏家族的专长是做木槌的;分给鲁国的“殷民六族”也不会例外,比如,条氏是做丝带的,萧氏是制香烛的,索氏是搓绳子的,长勺氏、尾勺氏是做勺子的。以此观之,徐氏也应该是手工艺人的称呼。齐鲁江浙一带以产海盐著名,徐氏就是善于制盐的人。《史记·货殖列传》有“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并多次提到燕地“有鱼盐枣栗之饶”,齐国“地澙卤”、“通鱼盐”,吴郡“东有海盐之饶”,浙江有“海盐之饶”,徐国正处于两者之间,故以盐名,不足为奇。

今江苏丹阳北门运河边古有徐偃王庙。传说唐僖宗末年,有人背着徐偃王的像,到处宣扬他的仁义功德,走到丹阳城北7里的河湾处,老人疲惫不堪,将像放下,并暂时供奉香火。宋天圣中,在这里造徐偃王庙。至宋徽宗崇宁间,又重加扩建。徐偃王庙在上世纪50年代拓宽京杭运河时拆毁。浙江龙游也有一座徐偃王庙。[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碑文记载公元814年一位徐姓官员修复此庙的事迹。碑文说当地有许多人姓徐,皆以偃王为祖宗,中称:“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砚于会稽水中。”此外,浙江嘉兴也有徐偃王庙及墓;鄞县、翁洲(舟山)有徐偃王宅;象山、湖州有徐偃王墓;黄岩有徐偃王城、偃王庙、徐偃王墓。南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称:“徐偃王故城在黄岩县东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级。城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偃王庙、碑、墓。”故城即现在温岭市大溪镇唐岭,外城断续明显可见。

徐、舒从语言上看是古越人,但从当时族属关系上看,徐、舒都应是三苗之一部。作此推断的理由是:一,畲族与徐、舒关系密切,畲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反推徐、舒语言接近于苗瑶语;二,畲族与徐国都以犬为图腾,而苗族也是这样。刘向《说苑·辨物》称:“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这个苗父就是古代苗族巫师,治病主要用巫术,“以刍为狗”,带有祖先崇拜的寓意。

徐人为南方吴人所灭,为什么还要南逃浙江、江西?除了去寻找本族的基本群众以外,似乎没有更合理的解释。费孝通曾引述潘光旦的意见说,从徐、舒、畲一系列的地名和族名中推想出一条民族迁移的路线,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东夷中靠西南的一支的族名就是徐。他们生活在黄河和淮河之间。从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这块地区居民被称作舒。畲字和徐是同音,徐人和舒人可能即是畲人的先人。他又以瑶畲都有盘瓠传说,这个传说联系到了徐偃王的记载,认为瑶人《过山榜》有它的历史根据,只是后来加以神话化罢了。这一批人后来向长江流域移动,进入南岭山脉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瑶,而从南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结合的那一部分可能是畲。另外有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可能就是苗(《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吕思勉也说,舒畲同音,犹茶、荼本一字,今之畲民,或古之群舒(《中国民族史》)。

畲族与徐国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都以犬为图腾。畲族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称始祖为盘瓠。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这些在徐偃王故事中已见端倪。《史记·赵世家》正义引《博物志》云:“徐君宮人娠,生卵,以为不祥,弃於水滨。孤独母有犬名鹄仓,衔所弃卵以归,覆煖之,遂成小儿,生偃王。故宮人闻之,更收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黃龙也。鹄仓或名后仓也。”刘成国《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异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于水滨。孤独母有犬,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见有狗垄焉。”两个文献可能同出一处,遣词造句亦大同小异。

徐戎、淮夷经常同时出现在历史典籍中,有人认为他们就是一体,有人认为徐戎是东夷的一支。但自夏至春秋,两个部落在约1500年的交往史上,基本上是并存的,始终没有融为一族或一国,这就充分说明了徐戎、淮夷间,存在着巨大的种族与文化差异。在徐国灭亡之后,淮夷作为一个独立的部族,又存在了300年。过去对徐人为什么被称为“徐戎”,大禹曾被称为“戎禹”,一直缺乏合理的解释,现在看来是由于大禹与“涂山氏”(实即徐戎)联姻的结果。李修松指出,“涂山氏”即后来的徐夷,涂山为徐人崇拜的祖山(《徐夷迁徙考》)。

《史记》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近年来,考古学家对蚌埠西郊涂山脚下的禹会村进行发掘,探测到50万平方米的地下遗址,出土物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存,印证了传说中大禹娶涂山氏女和禹会诸候于涂山的传说。地下又有大型建筑遗址,使“涂山氏国”的记载有了被证实的依据。“涂山氏”与古徐国近在咫尺,地理位置吻合,因此,“孤独母”可与“涂山氏”勘同。徐国传说中的“鹄仓”或“后仓”,就是畲族始祖盘瓠。

《史记?秦本纪》集解引徐广曰:“终黎氏,《世本》作‘钟离’”;而《太平寰宇记》引《世本》作“终犁氏,徐之别号也。”。“钟离”就是“终黎”或“终犁”,也就是阿尔泰语“撑犁”(上古音?eɑ?l?ei)。既然徐之别号为“终犁”,可见徐与阿尔泰人关系非同一般。而在阿尔泰语中,盐的读音与古越语近似。比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tuz(盐),乌孜别克语t?z(盐),蒙古语dabs(盐),锡伯语davsun/dabsun(盐),女真语dab-sun(盐),朝鲜语sokum(盐)。这与越人称盐曰“馀”正好对应。一般地说,东夷近海,海中产盐,阿尔泰语中盐的读音是从古越语中借用过去的。这种借用,可能是通过夏人与越人的联姻实现的。

所谓“孤独母”可能指禹之妻涂山氏。“孤独”有2解,一曰:“孤”为古越语与苗语的词头,“独”即“涂”也;二曰:即北方各族首领称号中常见的“孤涂”,意思是幸运,幸福,福气。“孤独母”就是尊贵的女主人。禹是北方阿尔泰人,他用阿尔泰语给自己妻子命名,合理合法。由于“孤”字形近“狐”,好事者于是把她称为九尾狐。九尾象征王权,亦禹娶于涂山氏之女的遗意。[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畲族自称“活聂”(h?22ne?3),意思是山人。目前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省。1956年12月畲族作为单一民族被确认。畲族人以经营山地作物为主,如毛竹、茶叶、靛青、杉木之类。数年一迁,不在一地久居,与安土重迁的汉族不同。以这样的生产水平来看,是相当低下的,根本不能与徐国灭亡后流落江南的大量徐国青铜器反映的生产水平相提并论。

温岭市大溪镇唐岭遗址邻近的楼旗村出土的西周青铜蟠龙大盘,其铸造工艺、器形特征、纹饰风格和时代,均与淮河流域出土的徐器基本相似,极有可能是徐人从其故土带到台州的。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江西高安县就曾出土了12件铜器,其中就有铭文为“徐王义楚鍴”的铜鍴。1979年,江西靖安县李家村发现青铜器窖藏一处,其中有徐器3件,其一为“徐王义楚鉴”。徐都自称为王,与楚相同。1986年,在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中,出土有徐器尸祭缶及舒器鼎和编钟等,郭沫若据此推断徐人是被周人逼迫而迁来江南的,并指出:“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犹徐土者,亦未可知也”(《西周金文辞大系》);并说:“由殷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在殷朝灭后分为了两大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部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

西周三百六十余年间南北是抗争着的,周人一直把徐、楚人当成蛮夷,但南人并不是那样的蛮子。…徐人也有很多古器,…我们请细细读那些铭文,可以知道那和北方出土的东西没有多大的差异,而且和周人的《雅》、《颂》格调也有一脉相通的地方”(《屈原研究》)。以如此高的文明水准一下子退化为山野之民,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合理的解释是,畲族就是古代的“涂山氏”,后来写作“徐”、“舒”、“畲”。他们本来就住在闽越苏鲁地区,徐人南迁只是为了寻找同族。但这个贫穷落后的远房亲属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帮助。

“畲”字作为族称,始于宋代,南宋莆田人刘克庄《漳州谕畲》一文提到漳州、汀州、潮州、梅州和赣州是畲民的聚居地。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等文中也有言及。福建畲族在宋元时期是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元代,他们占据了漳州、汀州的大部分区域,动辄掀起几千万人的大起义,元廷为镇压汀漳畲族起义,曾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至迟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3省交界的广阔的空间已有比较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他们就是畲族先民。汉文献称之为“蛮”、“南蛮”、“峒蛮”、“峒僚”、“百越”、“山越”等。

关于福建的畲族,一般认为来源于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但也有人认为,畲族可能是由闽越人演变而来。两宋时期,福建闽越人大都溶入汉族之中,成为汉民族的重要来源。在汉越族群互动中,旧的族称消失,新的族称出现,福建已出现畲族和疍族两个新民族。傅衣凌《福建畲姓考》云:“在福建特种部族中,畲与蜒(疍)实推巨擘,此两族其先盖同出于越,…以其有居山、居水之异,爰分为二,实则为一也。”

“畲”字汉意是“刀耕火种”,光绪《龙泉县志》曰:“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有人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农耕方式的缘故,畲族才被称为“畲”;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正因为畲族刀耕火种,所以“畲”这个族名用字,才被引申为“刀耕火种”的意思。

《语言学视野里的大东亚文化圈》内容简介

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大东亚文化圈》第一编《夷越:海边之人》之一部分。我们看到的世界,仅是整个宇宙极小的一部分。即便是再平凡的对象,在显微镜下都会呈现它那难以置信的美丽。不但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科学也是这样。作者选取近千个语言化石作研究对象,将语言学知识放在民族学、民俗学中审视,以音求义,把一般无法企及的历史深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一书在手,远古大东亚历史,洞若观火。本书提出的结论不必是唯一答案,但它却提供了一个研究世界上古史的全新角度。

满族文化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