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快速适应新环境

2020-09-24新闻3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快速适应新环境

成人责任:营造一个适合儿童交往的环境

——老猫校长:李巍

儿童对玩伴的渴望,也许超乎我们的想象。那首从20世纪就开始传唱的校园歌曲《找朋友》,唱了多少年,又唱出了多少孩子的真实心声。

心理学家达成共识,即儿童行为问题和消极情绪的背后几乎都藏着未能满足的需要,其中对安全、对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核心需要。我们对儿童的认知,还远远不够,“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抱着这样的养育观,我们会深度忽略儿童成长中的核心需要。

儿童到了新的环境,常常很害羞,习惯被动地等待被发现、被接纳。如果被忽略,就会局促、不安、难受。最糟糕的是,他们不善于感知、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份无助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很难承受之痛。

这个“小树枝”显然比较幸运。虽然她也不太会主动交朋友,但是她很有耐心,一直在默默等待,并没有选择逃离。她还幸运地被一只特别喜欢收集的小昆虫捡到……更幸运的是,她遇见了一位温暖、敏感、有好主意的老师,她让全班同学一起编织一条围巾送给“小树枝”做礼物,最感人的理由是,这样,大家就能随时看到她了……

这个“小树枝”也挺了不起的。被发现后,她不仅迅速地融入班级,还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帮助同学们,尤其是在发现了自己的篮球天赋后,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孙云晓老师说 :“孩子没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严重。”父母和老师需要敏感到孩子的交友问题,并在关键时刻教方法, 包括提醒孩子。有时候,诚意到了,也未必如愿,那就给对方点时间,不必太介意。但是,对儿童而言,很多问题接受起来是很难的,一些安慰和鼓励,未必真的能帮上忙。

我更加认同蒙台梭利的观点 :“对于儿童来说,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非常重要。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她不赞同让孩子们消极地适应环境,主张创造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这是社会的责任、成人的义务。

因此,通过这本绘本,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也像“小树枝”一样,不希望被新环境如此地对待,你就应该尽量避免以那样的方式对待初来乍到的新伙伴。我们应该做一个敏感他人感受、有温度的人。接纳、包容、友好……至少需要在行为和礼节上,表现出接纳和尊重。我们通常所说的爱的需要,是指被爱的需要。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修为自己拥有爱别人的能力和智慧。“爱不仅要知道给予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恰当地给予,也就是懂得爱的方式。” 接纳,是美好内心的体现,更是一项高级的技术。书中的金珠老师就很专业。接纳的背后,是关于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这些素养,成人需要先行具备。一个友善的社会,才是儿童成长最为需要的环境。

#环境#儿童#小树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