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关羽出兵围攻曹仁,是自作主张吗?刘备为何没有相助

2020-09-05新闻11

三国时期,无论当世还是后史,都以关羽张飞为勇。关羽最著名的战绩一是快马斩颜良,二是降于禁、斩庞德。自古兵者,诡道也。胜的也快,败的也快,往往胜败转换只在一瞬之间。关羽出兵围攻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天下震惊,曹操甚至想要迁都避开关羽,孙权也想要和关羽联结姻亲示好。但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求亲,也导致了自己的兵败至死。

网络配图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说刘备派费诗到荆州封拜关羽为五虎上将前将军,然后出王旨,令关羽领兵取樊城。以此看来,似乎是刘备授命关羽出兵攻打曹仁。但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又似乎是关羽自作主张出兵攻打曹仁。下面我们就根据三国志史料来分析一下。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刘备称汉中王最早也是在七月,而曹操在七月就已经派于禁去助曹仁攻击关羽。所以,不可能是刘备授命关羽出兵攻击曹仁。那关羽是自作主张出兵攻打曹仁吗?

网络配图

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并非是自作主张出兵攻打曹仁,而是自卫出兵。因为双方当时正处于交战的状态,所以关羽并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出兵的。早在建安二十年,孙权索还荆州不成,派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后来曹操定汉中,刘备为了与孙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而关羽所守仅存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所以,当时关羽是以守为主,不会轻易主动出兵攻击襄樊。

早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就已经派曹仁屯樊城讨击关羽了,只是因为侯音等反随关羽,曹仁移兵围宛斩侯音。然后曹操加派于禁带兵来助曹仁讨击关羽。至此可以确定,不是刘备授命关羽出兵,也不是关羽自作主张出兵,而是于禁带了七军来犯,关羽先是出兵击败于禁,后才兵围曹仁于樊城。有《三国志·庞德传》为证:

所以,绝不可能像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救樊城,庞德抬梓当先锋,因为当时庞德就已经身在樊城了。

网络配图

三国志记载中在关羽和曹仁交战之时,刘备在成都方面却没有任何信息,这倒有点让人费解。当时关羽留守荆州的兵力并不多,大概只有五万人马。将领方面也比较少,主要只有廖化、关平、麋芳、傅士仁等。如此少的将军和兵力,又要出兵拒敌,又要防东吴的偷袭,肯定是力不从心的。当时汉中已定,益州方面兵力也不那么紧,刘备为何没有派一兵一将去助荆州呢?即使不派兵相助,至少也该派出使者去东吴和孙权搞好关系,不让东吴从背后偷袭关羽才是。但刘备和诸葛亮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就像关羽和他们无关一样,一点信息都没有。关于这一点,笔者有两点分析。

网络配图

一、刘备对关羽的实力有绝对信心

刘备在汉中和曹操相拒之时,关羽也在和曹军相拒。虽然后来分了四郡给孙权,但当时有许多郡民山贼等归附关羽,关羽一时强盛。而且本来也只是守城之战,不足为虑。后面知道关羽降于禁、斩庞德之后,更是不用担心,相信关羽的能力可以保全荆州。其实当时关羽如果不是急切想要攻下樊城和襄阳,在徐晃领兵到来之时,及时回撤守城,不但吕蒙没有可乘之机,曹操恐怕也难以攻克荆州。毕竟曹操大兵到来,孙权也怕曹操会趁机夺他之地。而且关羽若败,孙权也难以独守。

所以关羽之败,主要还是在自己,先前还留兵防东吴的吕蒙,后来知道吕蒙患病,便把兵力都调往樊城。但同时关羽也沿江设置了烽火台和斥侯,他也并不是完全无谋。只是吕蒙设计装病,然后又白衣渡江,骗过斥侯和烽火台,才会袭取荆州成功。如果烽火台发现敌情发出警报,关羽及时回兵防守,也不至于会如此兵败。所以论能力和实力,关羽都是有的,只是敌人过于狡猾了。所以自始至终,刘备因为对于关羽能力的绝对信任,没有考虑过出兵相助。

网络配图

二、关羽过于强盛,刘备想削弱关羽的实力

这个有点阴谋论,但在当时的情形来看,刘备多少也是有点这个意思的。刘备把诸葛亮等召去之后,荆州便是关羽一人做主。可以说当时关羽已经是刘备集团的第二号实权人物。特别是后面几年间,关羽势力不断扩大,许多山贼群盗遥尊关羽号令。降于禁斩庞德之后更是威震华夏,一时为所有势力都有所忌惮。曹操和孙权忌惮,相信同时刘备也会有所忌惮。因为关羽很有可能会成为当时的第四方势力。在那样战乱的时代,连亲儿子都不一定能完全信任,更别说是结义的兄弟了。

以诸葛亮和法正的见识,当时不可能不预见到东吴会袭取荆州。如果此时派出使者连结东吴共伐曹操,或者派出一支部队帮助关羽镇守荆州后方,让关羽可以放开手脚攻击樊城。或许当时樊城能攻下也说不定。成都刘备方面没有任何动作,很可能就是借此机会削弱关羽的实力。

网络配图

刘备起初或许认为关羽能守住荆州,却没料到关羽最后会兵败致死,刘备因此深为自责,称帝之后,不顾众人劝谏,决然东伐孙权。否则以刘备的能力,当时不可能不知道东征孙权的利弊。最后夷陵兵败,他也无心理政,也自觉无颜再回成都,便只在白帝城了却终年。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但以刘备东征孙权来看,不可能仅仅是要为关羽报仇,其中可能也有他对自己的自责。但愿历史真实并非如此。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