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努尔哈赤的士兵并不少,他在辽东的军队数量,要比那里的明军多

2020-09-03新闻10

努尔哈赤从一个李成梁事实上的奴仆(名为义子,实则奴仆),成长为能和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明帝国分庭抗礼的地方割据武装,这其中的艰辛曲折,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和理解的,但这里虽说是很曲折,但也没有曲折到后来《清史》里面所说的那么夸张。当然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历史上对于开国皇帝这种角色,人生经历基本都要带上些神话色彩,此来强调帝王"受命于天"的法理依据。但扣除神话故事之后,基本的事实都还原的出不多。可是到了努尔哈赤这里,事情就开始有点过于变味了。

比如说什么"十三副遗甲起兵","萨尔浒6万对11万明军"等等之类的。对于这样的论断,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也都信以为真了,不过这也没办法,因为在历史资料里面,对于后金军队的士兵数量,一直以来都是很模棱两可的,没有具体数量记载的,后来的所谓的后金军数量都是所谓历史学家们通过各种渠道侧面推论出来的。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容易遗漏掉很多事实上的士兵数量。因此所谓的后金数量在事实上并非如今所谓定论里的那点数量那么简单。今天就让小编来细致分析告诉大家,事实上后金的数量在辽东的数量要比明军多得多。

首先,努尔哈赤的士兵各个时间段里,到底有多少人?一开始,努尔哈赤就是个不起眼的人,当时在辽东这个地方,在一圈势力中,比他强太多。为了积累资本,他于是投靠当时辽东最为强大的势力明朝李成梁,给李成梁当狗。看着如此"忠良"的人,明朝也乐意扶持。毕竟关外苦寒,自己出兵也累,那就扶持代理人,让代理人搞部族之间斗争。靠着这种方式,努尔哈赤打赢了其他部族的战争,也换来了边疆稳定。可明朝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一崛起,就有了和明朝争夺天下的资本。毕竟这么扶持之下,努尔哈赤想不在关外站稳脚跟那都很难。

到了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足够了,他开始对自己兵力进行变革,以牛录制进行变革,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旗制,这也就是后来八旗的开始。牛录这个官职很简单,麾下300人。那么,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有多少牛录呢?这点在皇太极继位后把每个牛录的定额改成了200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约有总人数300×200=6万人。这也是为何后世人喜欢说萨尔浒之战金军最多有6万人的原因。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6万人并不是后金的总兵士。因为后金那是只要16-60岁都是兵丁的。

不可能一次性就全部出战,但也有"满人出兵,三丁抽一"的记载,因此在萨尔浒之战,满清说自己"清剿之力",那肯定远远不止6万士兵那么简单。而且这里还要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努尔哈赤自己的拱卫部队还不算在里面,叫白甲军,这里起码还有上万人,打到战事紧急这帮人也得上,外加上后金执行奴隶制度,一个旗人配三个奴隶作战,这帮炮灰妥妥也得十多万人。而且这帮人的死伤还不计数,所以就导致了明朝和后金作战时双方伤亡人数出现巨大差别的原因。如果这些人都算上的话,那在辽东地区,后金军对阵明军基本都呈碾压之态,所以胜利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