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县高铁新村脱贫故事在央视多频道播出

2020-09-02新闻7

原标题:我县高铁新村脱贫故事在央视多频道播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0集《一村一寨总关情》纪录片播出,其中第六集讲述了我县高铁新村的脱贫故事。纪录片围绕高铁新村利用高铁交通优势引进扶贫车间、发展黄牛养殖,通过20分钟的节目全面、客观的讲述高铁新村的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初秋时节,高铁新村一片繁忙景象。脱贫户周启香收完自家两亩水稻后,又回到村里的扶贫车间,熟练地加工电子元器件。

高铁新村村民 周启香: 我在在这里工作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也可以有一份收入,基本上每月都有2000多块钱。

周启香所在的明丰电子扶贫车间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加工,车间共招收了高铁新村26名群众务工,其中有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负责人表示,当初把扶贫车间选址在高铁新村,主要就是看中高铁的交通优势。

高铁新村村民 徐彩华: 我们生产的是一些电子元件。村子里面高铁通到这里了,如果是客户及时需要供货,我们第一时间就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凭借高铁带来的综合效益,从2017年开始,有13家扶贫车间在高铁新村落地,吸纳32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0元以上。

在大力引进扶贫车间,吸纳村民就业的同时,高铁新村还积极发动群众养殖黄牛增收致富,脱贫户张明建就是通过养殖黄牛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张明建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开始养殖黄牛,从最开始的两头,一路发展到现在的八头,其中两头还是能繁母牛。

高铁新村村民 张明建: 现在行情好,高铁通了以后,各个地方都可以销售。我养这几头牛,一年可以赚3、4万块钱,国家还有补贴。

今年,张明建又贷了5万块钱的贴息贷款,目前正在修缮牛圈,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我县先后出台一系列黄牛养殖奖补政策,群众养殖黄牛积极性高涨。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3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5家,其中100头以上15家、200头以上2家。

县农业农村局 局长 吴泽炼: 通过多年的产业发展,已形成了年饲养量18.2万头,年出栏量6.9万头的养殖规模。全县4500余户、1.64万贫困群众通过产业直补、入股企业养殖等方式实现人均年增收1240元。

高铁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明勇收看纪录片后表示,纪录片的播出既是对高铁新村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鞭策。

高铁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杨明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高铁优势,通过抓好就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记者|杨钧 蒲浩)

#扶贫车间#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