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明为什么在开国之初就能击溃蒙古铁骑?朱元璋不愧是人杰

2020-09-01新闻1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中气势磅礴,但何谓人杰也?

往小了说,是杰出之人,而杰出可以是社会各个领域。往大了说,那便是利国利民、丰功伟绩之人。

当然,不论范围大小,都不可否认人杰们对于社会、国家所作出的贡献。而其中,有一位开国皇帝十分值得单独提起述说。

此人便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绝乃不折不扣的人杰。而大明为何能够在开国之初击溃蒙古铁骑呢?必有其领导有功的绝大作用在其中。

朱元璋泥腿子的出生

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在一贫苦农家呱呱坠地。纵然那是一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他的降生却没能为这个家带来过多的欢声笑语。

因当时处于元朝统治之下,蒙古人苛政且朝廷腐败,对于汉人的压迫可谓到达历史顶峰。如斯情形之下,一生靠天吃饭的农户,活的谨小慎微。

朱家的日子虽过得紧巴巴,但也抚育朱元璋长到十五岁上下。但天有不测风云,在1343年之时,他的故乡开始旱灾。

这场旱灾,彻底改写了朱元璋的命运。朱家长辈在这场天灾之中相继离世,而此时贫穷的朱元璋甚至不能为长辈们准备一口薄棺。

这样的伤痛在朱元璋幼小的心中埋下了种子,从那以后,他一心只想改写自己的命运,不愿再过这般贫苦交加的日子。

后来,为了谋生,朱元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那段时日,他看尽冷眼、参透人情冷暖。对其而言,出人头地,成为了他内心的执念。

自然灾害令百姓们朝不保夕,元朝当庭的无能,更是激化了蒙古人和汉人的矛盾。当事态到达一定程度,全国上下开始爆发起义,纵然这些起义组织各自为政,但他们的目标十分一致,将元朝当权者拉下台。

当然,最后元朝确实覆灭,不过它的覆灭是多方因素。作为同样是外族当政的清朝,元朝与其一对比高下立见。不过,元朝便是清朝的前车之鉴,清朝能够统治中国如此漫长的岁月,断然是离不开元朝的“贡献”。

而为何提及起义一事呢?因朱元璋因此起家。

朱元璋朱元璋参与起义

因缘际会之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大军。对其而言,他的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不皆是因当权者无能而所致?于其心中,那些蒙古上层便是一切的元凶。

所以,朱元璋决心要参与起义,推翻这个无能的政权。当然,他必然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只是,一开始并没有庞大至要成为开国皇帝罢了。

对朱元璋而言,他不过赤条条一人,活着朝不保夕,不如参军搏一个前程似锦的可能性。况倘若幸运,他还能得到一官半职,最终侥幸混成开国将领,那便是彻底的咸鱼大翻身。

故而,朱元璋在郭子兴的义军中表现的十分卖力,不久便得到了郭的器重。

郭子兴

恰逢乱世,朱元璋这般能文能武,且机敏勇敢之人,正是短缺,郭子兴如何能够错失。为了拉拢他,郭还将自己的义女马氏嫁于其为妻,而此女在之后便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后。

郭子兴打的一手好算盘,嫁义女,即不损害自身利益,又彰显礼贤下士之风,可谓一箭双雕。他是想让朱元璋对自己死心塌地,却不知朱私下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当时郭子兴的义军部队之中,朱元璋的名声已然盖过了郭子兴的儿子们,如此情形之下,人心所向的朱元璋显然比郭氏兄弟更具潜质,加上他也不算师出无名,郭子兴的女婿不是,也算姻亲。

所以到后来,郭子兴的原本义军势力,便成为了朱元璋起家的资本。而他也凭借自己的步步计谋,逐渐在四分五裂的时局之中站稳脚跟,最后击败蒙古铁骑,缔造大明王朝。

马皇后大刀阔斧的整改

其实,按理说,朱元璋的“虾兵蟹将”在蒙古铁骑的庞大实力之下,是不够看的。但其便是真有本事,将一支散兵缔造成可同蒙古铁骑抗衡的军队。

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呢?大致依靠三点。

其一是人才,朱元璋的成就,断然是离不开刘伯温的辅助和其所选拔的一大批将才。军师在后出谋划策,他和将才们在阵前英勇杀敌,这样的组合,可谓无敌。

当然,这亦告诫世人人才的重要性。倘若没有刘伯温的献计献策和徐达等人的奋不顾身,纵然朱元璋能够攻城略地,亦不会像当时一般的顺利。

刘伯温

其二便是大刀阔斧的对自己的军队进行改革。朱元璋甚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在军中严明纪律,重整军风,这也令大部队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

而纪律的重要性无须多言,折射到现今便是法律法规。法律便是高压线,一旦触碰,绝无情面可言。也便是如此的严阵以待,方能达到震慑之效果,令整个社会得以安定。

在当时,严明的军纪便规范着所有的大明军队士兵,令他们时刻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其三便是朱元璋本人出色的领导能力,所谓羊群定理便是羊群中的领头羊只要足够凶狠,足以战胜狼的进攻。朱元璋便是那头出色的“头羊”,他率领着大明军队,最终夺得天下。

一个团队内,出色的领导人方能够驾驭和指挥手下的能人异士,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无法服众的,朱元璋便拥有如此出色之能。

再回归当时的现实情况,虽元朝朝堂腐败,但其之军事实力毋庸置疑。所谓“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便可看出这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依靠着战争赢得天下,其蒙古铁骑之威能更是毋庸置疑。

那么,大明为什么能在开国之初击溃如此强悍的蒙古铁骑呢?毕竟多少军队都丧命于这些军人的马蹄弯刀之下。

徐达铁骑溃散的真相

明军和蒙古铁骑的对抗,主要依托两场战役:太原之战和沈儿谷之战。

在太原之战中,充分体现了朱元璋知人善用的能耐。此次战役以徐达为主帅,原本一切部署精良,料想一击击破,但元方名将王保保私下增援,导致明军陷入困境。

如此局面之下,作为主帅的徐达当机立断,来了一招夜袭敌营。这样的出其不意,自然是使得元军溃败。

朱元璋

针对此事,断然有人说此乃侥幸,毕竟如此悬殊的军事实力差距当前。当然,肯定有侥幸成分在其中,但绝非全部。朱元璋深知徐达之能,对其委以重任,此谓识人有道。

徐达呢?幸不辱命,俘虏元军四万,赢得对战,也算为明军开了了好头。他能够如此果断的决定攻战策略,本质也反映了他确有大能。

而后的沈儿谷之战中,明军方面在对阵之前使用了“一而战,二而衰,三而竭”的战斗心理。明军方面作势进攻,实则虚晃一招,这令准备充分的蒙古铁骑措手不及,自然首次交锋便落于下乘。

而当元军主动进攻之时,明军也选择击退便可,并不乘胜追击。如此多次,自然令蒙古铁骑感到泄气。

当察觉时机已到之时,明军下令进攻,伴着夜色,一场厮杀激烈的进行。最终,元军惨败,昔日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彻底被明军所击溃。

反观明军从前至后的战斗抗衡,才深觉朱元璋此人委实是人杰。在毫无基础的前提之下,一个贫苦出身的孩子,步步前行,最终站在万人之上的高位之上,看着大明子民匍匐在其脚下,高呼“万岁”。

#明朝#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