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公号博主、开网店、打电竞都成为教育部承认的“正经工作”了。同时,“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一批新职业“转正”,成为国家公布的新职业。在疫情给今年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带来变局背景下,不少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发生变化。
期望过高成求职“拦路虎”,毕业生调低薪资预期
疫情影响下,今年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出现新情况。智联招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3月份毕业生进入春季招聘市场后,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而3月份企业需求人数则同比下降了26.69%。
供需关系逐渐紧张,不少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却居高不下。BOSS直聘研究院4月的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生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5838元,同时,应届生薪资期望却居高不下,平均期望薪资高达6139元。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预期与实际落差竟达上千元,期望薪资虚高。
随着疫情影响持续显现,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选择面对现实、调低预期。58同城6月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对薪酬水平有较为平和的心理预期,40%的毕业生可以接受相对低的薪资。
法学毕业生小焦说,疫情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冲击让自己心态发生了转变,现在自己更加重视单位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工资稍低一些也无所谓。“入行前几年需要沉下心努力提升自身实力,这样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四成毕业生找到工作,“先就业后择业”获认可
最近几天,毕业生小常决定,先跟一家国企达成初步就业协议,再慢慢观察其他就业信息。“先就业,后择业”这个被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反复提及的观点最终影响了他。
“以前择业更多会考虑自己的兴趣,但经历了疫情之后,我觉得应该把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平衡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职业规划,从更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小常说。58同城日前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超40%的毕业生已找到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某学院的就业指导老师提醒毕业生,疫情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期待和目标,先找到一份工作再慢慢择业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法。
实际上,受疫情影响而调整择业目标的毕业生并非少数。数据显示,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有26%的毕业生改变了目标就业城市,23%的毕业生改变了求职行业。
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小刘就是其中一员。起初想留在传媒行业,但许多单位的招聘进程受疫情影响不断延缓,这让小刘逐渐感到焦虑和煎熬,一段时间后,他开始重新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将高校辅导员作为自己的准备重点,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终于如愿获得了理想的offer。
一波新职业来了,毕业生求职“稳中求新”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就业创业。
7月6日,人社部等3部分联合发布第三批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列。5日,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中,拓展了原有“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内容,自主创业里加入了开设网店,自由职业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
BOSS直聘于4月8号发布了《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应届生岗位明显增加,新兴行业对于应届生在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相比传统行业更加“友好”。
多城市也相继出台新政鼓励毕业生创业。7月1日起,在海口市首次创业的离校3年内高校毕业生,正常经营且缴纳社保的,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每个法人1万元。据公开信息,河北将拨款千万元支持大学生创业;陕西大学生创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担保贷款;湖北省则拿出3000万创业资金等待创业者申请。
在新职业受到青睐同时,也有不少应届生选择“稳定”,58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57%的毕业生倾向选择稳定的工作。
图片来源: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