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凶名“曾剃头”是如何得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名字考中进士后,座师、贵人兼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63061朝廷重臣的穆彰阿改取。因嫌曾子城之名过于土气俗气,遂改名国藩,意为国之藩篱。曾国藩的弟弟姐姐妹妹们因此在姓名的第二字也改为国字,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曾国兰等。说起近代史,就不得不提起曾国藩这号人物,近代史中弄潮儿尽皆有着和他或大或小的交情关系,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都曾做过他的幕僚,以此为晋身之阶梯,步入封疆大吏的道路。民间,曾国藩叫的最响亮、众人所知最多的外号不是“新一代圣人”,不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是“大清的拯救者”,不是“曾涤生”,不是“湘帅”,而是“曾剃头”。剃头剃头。杀人如剃头。剃头中国一项老手艺,不过不是杀人的活计,而是“理发”。而说曾国藩是曾剃头呢,就是说曾国藩杀人如剃头般简单随意,不用太多的思考。曾国藩有一个很特殊的“嗜好”,在任京官的多年时间里,他常常和三两好友结伴前往菜市口。去那干嘛呢?正是看杀人,看鲜血淋漓的喷涌而出。咸丰二年(1852)七月二十五日,本该奔赴江西主持乡试,收取黄金白银的曾国藩突闻噩耗。家乡白玉堂传来消息,曾国藩的母亲,江太夫人去世。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谁是最大的推手?造成近代史军阀割据的原因还是比较好分析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革命党人没有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没有发起一场。
李鸿章和李鸿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同为清朝重臣,俩人一字之差,却是死对头,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李鸿章和李鸿藻都是晚清名臣和重臣,两人年龄只差三岁,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