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节奏划分 冷露无声湿桂花 描写的是什么时候 怎样的一个情景

2021-04-24知识2

“冷露无声湿桂花”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凄清、寥落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这种气氛出现在“月明人尽望”的八月十五,更加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对.是怅然思乡情

冷落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联系全诗可见是秋思。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913590.html

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哪首诗上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是,中庭地白树栖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46339鸦。赏析: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农历十五日的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

#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节奏划分#冷露无声湿桂花怎么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