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阳男子在家洗一条鲈鱼,手竟起可怖变化!可能面临截肢

2020-07-28新闻17

本文转自【贵阳晚报】;

7 月17日,贵阳市民王老伯从菜场买了条两斤六两的鲈鱼,准备烧好晚饭吃。洗鱼的时候,王老伯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中间不慎被鱼身上的坚硬部位扎了一下,没出血也未发现伤口 ,经常洗鱼吃鱼的他完全没放在心上。

但三天后,王老伯住进了贵州省人民医院EICU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有可能面临截肢……

▲鲈鱼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王老伯: 我平常很爱吃鱼,经常买鲈鱼,17号那天我在处理鱼内脏这些,无名指和小指中间不小心就被一根刺扎到,当时样事都不得,以前洗鱼被扎的情况可能有上百次吧,这次我也没觉得有哪样。结果第二天(18号)早上9点手上就有小点红肿,我喷了点云南白药,但到下午3点红肿没好转反而更严重,我就去医院皮肤科看,住院观察。

▲刚开始只是手指微肿,两天后发展到全手并起泡

(图片由医生提供)

省医EICU科董医生: 王老伯是7月20号送到我们科来的 ,之前他在另一家医院的皮肤科待了两三天,刚开始手指只是有点红肿,还以为是皮肤上有什么病变。但治疗后第二天,越来越肿,查房医生一看不对头,一问才晓得有鱼的接触史,有医生就还怀疑是“创伤弧菌”,这个细菌致死率高,就赶紧转院到我们急诊科。

省医EICU科的医生们提取了王老伯感染组织的样本,经过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结果确认为感染“创伤弧菌” 。

省医EICU科董医生: 当时已经肿到腋下 ,我们调整了抗生素治疗,一天半后缓解了手臂腋下的肿胀,但手上的肿胀总体还是严重,而且他已经感觉到手丧失了知觉。为了充分的减压引流,我们外科医生只有在他手上切开几个部位。

(图片由医生提供)

王老伯: 前两天简直痛得遭不住,想死的心都有,还好及时转到省医EICU科,在他们医生的帮助下,这两天我手都能动些了。

董医生介绍,经过几天的紧急治疗,目前王老伯手肿胀的情况有所好转,部分手指可以轻微活动。但是总体情况还未完全稳定,需待进一步观察 。王老伯可能将面临两种结果:1.手的形态保住,但部分功能可能会丧失;2.如果组织坏死还在扩散,会危及生命,也许要截肢。

据了解,王老伯今年60岁,“一般感染创伤弧菌48小时死亡率在50%—70%。很多感染这个菌的人,不是截肢就是身亡,目前来看,他算命大的了 。”

感染后起病急、进展这么凶猛

48小时致死率高达50%—70%

这个“创伤弧菌”到底什么来头?

01

医生介绍,创伤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温、嗜碱、嗜盐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超过95%的致死性创伤弧菌感染发生在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大陆东南沿海等地。

在生活中,它常常寄生在牡蛎、虾蟹、海鱼类、贝壳类等海洋生物中 ,偶尔在淡水区域也有存在。

02

人群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接触并感染创伤弧菌:

一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尤其是生吃海鲜等),

二是伤口接触了创伤弧菌。

03

创伤弧菌临床表现主要有3种:

(1)原发性脓毒症 (2)创伤感染 (3)胃肠炎

重要提醒:

医生提醒,像鱼、虾、螃蟹、贝壳类等海产品中本身带有很多细菌,肉类的骨头和鱼的鱼刺上面也含有大量的细菌,当市民不小心被刺伤或者手上有创口时,就会因此类细菌感染导致发病。有时候不起眼的划伤、擦伤都可能引发大麻烦,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引发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预防措施:

— 日常生活中为避免感染 " 海洋创伤弧菌 ",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尽量将水产煮熟;

— 避免受伤或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 从事海边工作或在海边游玩挖螺的市民和游客,要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穿套靴;

— 在挑选、清洗、食用海鲜时,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伤,尽量带上手套进行操作。

— 皮肤发红局部出现水泡,又有吃生海鲜、皮肤被海鲜剌破或海边作业的病史,要尽早到医院诊治,不要等到出现皮肤小疱等更严重的情况才就医,抢救就非常困难。

▲资料图 (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不慎被刺扎或误切这样处理

第一步: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

如伤口比较表浅时,可以用碘伏消毒清洗伤口,再用创可贴包起来;

如果伤口比较深,出血不止应该加压包扎并迅速前往医院就诊,有的需要进行缝合以及进行破伤风处理;

假如手指被切断,要用干净的布料包裹断指,最好能用冰块低温保存,尽快前往能进行专业创伤治疗的大医院,以免影响断指再植。

董医生介绍,感染创伤弧菌在贵州地区相对比较少见,在他10年的从医经历中,这还是头一回遇到,但这类情况在江浙等沿海地区并不鲜见。

#癌症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