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血压患者在冬夏需要注意什么?

2020-07-28新闻34

适合人群:普通人群

高血压患者如何轻松度夏

因为夏天温度较高,人体周身血管舒张,血流阻力减小,所以相对于其他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甚至达到和正常人持平的水平。很多患者会因为自己的血压降低而开始放松警惕,私自减少降压药的服用次数和剂量,甚至盲目停用降压药,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夏季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夏季对血压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有些重症、高龄、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在高温时血压不降反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一定不能放松警惕,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家中自测血压,不能自测也要3~5天去医院测量一次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过于明显,就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天气炎热及时补水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比较多,血液容易浓缩,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该多喝水,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就更加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天需要喝2000~2500毫升的水,但是在高温环境下,要根据水分的排出量及时调整饮水量。

高温出行要谨慎

炎热对血压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避暑降温。现在的生活中,用空调降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学会科学使用空调,不要将温度调得过低,应该保持在27~28℃。

最好在出门前30分钟将空调关掉,让身体慢慢习惯没有冷气的温度,以免身体突然接触到外面的炎热空气导致血压升高。夏季的强紫外线会晒伤皮肤,高温也比较容易导致中暑现象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如果想在夏季进行户外锻炼,应该选择黄昏时分。

降压药物谨慎调整

夏季,由于人体的周身血管舒张、血流加快以及排汗多等原因,血压会比其他季节稍低。如果血压没有过分降低,就可以继续按照原剂量服药。如果血压在夏季明显偏低,那么按照原剂量服药容易导致血压过低。

出现头晕、脑供血不足等各种危险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要经常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血压,以便医生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

保障睡眠血压稳定

炎热的天气常常会使人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下降,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夜间血压增高,血压波动较大的现象。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高血压患者如何安稳过冬

冬季气温下降,低温导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会随之升高。此外,人体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小动脉痉挛收缩,也会引起血压升高。研究显示,冬天,人的平均收缩压要比在夏天高出12毫米汞柱。

平均舒张压要比在夏天高出6毫米汞柱,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会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升高。由于血压的升高和波动,在冬天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高血压患者更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冬季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冬天,血压的自我调节功能下降,血压波动较大。患者有时会出现头晕、头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最好养成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

如果血压变化较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量,千万不能自行加大服药量。一般而言,血压波动不超过10毫米汞柱,均为正常范围,不必过于担心。

冬天气温较低,血液循环变慢,人们为了御寒,常常会进食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高血压患者应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以清淡为主,远离"三高"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洋葱、黑木耳等软化血管的食物。

吃饭宜七八分饱,因为吃太饱会导致肠胃负担增加,血液集中在肠胃,心、脑等重要器官就会相对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大。

冬季运动要注意

高血压患者在冬天也要适量运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以及血管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冬季运动一定要掌握好运动时间,不宜过早晨练,以免寒冷空气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

高血压患者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避免冬泳等耐寒锻炼,因为温度过低会推动血压进一步升高,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

做好保暖工作

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巨大的温差会促使血压骤然升高,进而诱发脑溢血,所以一定要避免从温暖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寒冷的环境。高血压患者外出时应该充分温暖手脚,出门后应先慢步行走,等到身体适应户外寒冷后再加快步伐。

另外,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穿厚袜子,戴手套和围巾,帽子最好能盖住耳朵,保护好头、颈、足等部位。穿戴不宜过紧,否则会引起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血压的升高。

控制好清晨血压

清晨的血压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峰,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所以国外一些学者将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控制好清晨的血压,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患者的魔鬼时间

清晨,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开始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开始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强,血黏度上升。这些现象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使冠状动脉压力和应切力增加。

此时我们已经长时间没有补充水分,夜间8个小时会流失600~700毫升的水分,因此血液黏度会在夜间越来越高,天亮时达到最高值。如果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或者头脑昏沉沉,就表明我们的血黏度过高,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

喝水是起床后第一件事

为了预防6:00~10:00时血压上升过高,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应当是饮用200毫升左右的水。这样可以稀释过于黏稠的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一般而言,健康的人在早晨醒来后也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浮肿现象,但是起床活动20分钟左右后这种浮肿现象就会消失。高血压患者如果发现自己早晨起床后面部特别是眼睑部位有明显的浮肿。

有时甚至伴随全身浮肿,就应当注意是不是得了肾病。如果发现自己下肢浮肿且起床后浮肿不会消失,还伴有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就应该及时查明自己有没有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起床不能太急

人在睡眠时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因此清晨起床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当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让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

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因起床动作过猛而引起的头晕。然后再慢慢坐起来,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由于血压波动过大而带来的危险。

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吃早餐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吃早餐。科学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吃早餐的人胆固醇含量高出30%,不吃早餐的人血液黏稠度会更高,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从晚上睡觉到第二天吃早饭前的这段时间里,胃内没有食物填充,胃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短时间内进食,食物往往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和吸收。所以,早餐的时间不应该过早,进食的时候速度也不能过快。

#心脑血管#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