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逆风飞扬加速回暖 外贸长期向好可期

2020-07-26新闻12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贸易遭遇“寒流”。近日出炉的中国外贸“半年报”,却从多个方面释放难能可贵的暖意。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6月当月,进出口增速实现年内首次双双“转正”。中国外贸,呈现迎难而上、逆风飞扬之势。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既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六稳”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题中之义,对于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疫情发生以来,外贸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看,表现好于预期,总体逐步回稳,总的来看,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我国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外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政企联动“强信心”,稳住外贸基本盘。受全球疫情影响,不少外贸企业陷入大量订单被取消、产品库存积压严重、物流成本增加的困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部分外贸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自救”,在危机中找到生机,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达产持续推进,中国外贸企业从“硬着头皮干”转向“铆足劲头干”。另一方面,为了助力企业脱困,今年以来,中国在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出口转内销等方面接连推出务实举措,全力以赴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数据可以佐证。海关统计显示,二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7.67万亿元,同比下降0.2%,较一季度6.4%的降幅显著收窄。而纵观上半年,作为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民营企业进出口6.42万亿元,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

挖潜增效“促转型”,培育外贸新业态。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外贸新业态中的“尖子生”。疫情之下,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和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成为稳外贸的“轻骑兵”。近年来,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发展迅速。商务部今年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从59个扩大到了105个。6月13日,海关总署决定,在10个地区的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凡此种种,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开创了外贸发展新局面。来自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速。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外贸竞争优势客观存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将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继续挖掘外贸新业态的发展潜力,就能在稳外贸中发挥更大作用。

市场多元“底气足”,激发外贸新活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外贸市场看,“一带一路”市场潜力不断得到挖掘,外贸伙伴日益多元化,对稳定中国外贸基本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是东盟国家。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7%,其中出口1.15万亿元,增长3.4%;进口9385.7亿元,增长8.5%。今年上半年东盟取代了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究其原因,在于东盟地区整体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较好,且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入,产业链结合更加紧密,双边贸易得以稳步增长。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际,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无惧挑战,稳步前行。全面、辩证、长远地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展望未来,尽管中国外贸面临不少挑战,但也有诸多机遇,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外贸外资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