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的真实事实?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三顾茅庐,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千百年来,“三顾茅庐”成为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代名词.然而,魏人鱼豢所著《魏略》认为,诸葛亮归附刘备乃是“亮诣备”的结果.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于樊城.刘表懦弱无能,不晓军事,曹操雄心勃勃,欲统一全国.诸葛亮预见曹操会攻击荆州,便北行见备,陈述方针大计.刘备初见诸葛亮,以其年少,态度冷淡.不料,诸葛亮分析时局,提出“游户自实以益兵众”的对策,且头头是道,深合刘备之意.刘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有相同记载。.
有历史帝吗?我想问问左传是伪书,那么我们读的很多左传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左传》主要2113是为解释《春秋》而5261作的史书,与《公羊传》、《谷梁4102传》合称“春秋三传”。中国第一部叙事1653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不是伪书,浙大古文字学家曹锦炎主编的《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楚简与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首次证实《左传》的成书时间至少在战国时期,从而破解了千百年来关于《左传》的真伪之争,明确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的历史地位。
有没有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呢? 讲三分钟可以讲完的那种。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力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里用比较流行的陈鼓应的翻译: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所以没有达到“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这两者怎么看怎么都像有一些渊源,也许《文子》也和《老子》一样是在讲一个社会的退化过程吧,不过,就我们所看到的来说,文子眼中的仁义世界似乎并不算个太坏的世界,无非是领导人喜欢给自己歌功颂德罢了,才给老百姓做了两三件实事就赶紧往自己脸上贴二十两黄金,慰问穷苦人民的时候从来都是带着一大批武装到牙齿的媒体记者的。(如果是在后来的专制社会,老百姓们在这种情况下会充分表现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眼泪刹不住闸了,膝盖的骨头也彻底软化了。至于那个“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