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问新疆库车地区的克孜尔千佛洞和森木赛姆千佛洞各是谁开凿的?能介绍下开凿历史吗? 新疆克孜尔石窟菱格形壁画

2020-07-26知识19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有什么特色? 从公元220年曹丕以魏代汉,至公元589年隋朝杨坚统一南北,这段时期史称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化 大交汇的时代。随着。龟兹的艺术 新疆龟兹为西域古国之一,张骞出使西域后,始为内地所知,其实当时早已立国多年。龟兹的人种为白色的雅利安类型,其形象可以惟妙惟肖地从一个南北朝时期木质舍利盒上所绘的《作乐图》上看到。因为王族姓“白”,有时又译为“帛”,龟兹人内迁后也都跟从王姓,姓“白”或“帛”。龟兹人的内迁始于西汉,晚至唐朝中期,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或多或少。他们迁入内地,始则聚居于一两个地方,后因各种原因,逐渐扩散至大河南北。内迁的龟兹人先后涌现了许多风流人物,为开发我国北方地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阿克苏区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之大将吕光灭龟兹,将龟兹乐带到凉州。吕光亡后,龟兹乐分散。后魏平定中原,重新获得龟兹乐。到了隋代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三部。隋文帝开皇初(581年)定令置《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开皇中(590年),龟兹乐器大盛于朝野。当时著名乐师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人,精通龟兹弦乐、管乐,新声奇变,公王之间,争相慕尚。隋大业中(611年)隋炀帝定《九部乐》:。问新疆库车地区的克孜尔千佛洞和森木赛姆千佛洞各是谁开凿的?能介绍下开凿历史吗?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洞窟有编号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经放射性碳素断定时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纪的遗存,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与库车毗邻的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塔格山,洞窟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悬崖上。西距库车73公里,东距拜城67公里。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五-七世纪为最盛期,至八世纪末逐渐停凿,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十九世纪初,清代学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记》中曾对克孜尔石窟做了一些记载。1903年,日本人渡边哲信和崛贤雄,到克孜尔石窟切割壁画,盗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荣三郎、吉川小一郎对石窟进行调查。1906年和1913年,德国人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测绘、记录、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塑像和龟兹文文书等。库木吐拉千佛洞的艺术风格 库木吐拉石窟壁画的艺术特点,从时间上它是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先驱;从空间上看,它正处于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中国、印度、埃及、波斯以及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艺术交流的汇集点。库木吐拉千佛洞的壁画不仅有西方文化和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有着本地独特的艺术风格。除壁画以外,库木吐拉千佛洞窟内和窟外石崖上有大量的僧侣题名、龟兹文和汉文的题记以及并行的回鹘文题记、古龟兹文题记,也是研究古龟兹历史文化艺术极其珍贵的资料。相当于公元五世纪到七世纪,整个面貌与克孜尔同期石窟接近,有显著的龟兹地方风格。第24窟的“降魔变”,笔触粗犷豪放,表现了龟兹人民敦厚朴实、心胸开阔爽达的气概。第46窟映子本生图,采用较粗的线条勾勒轮廓,内部以赭石平涂,立体感很强。龟兹画家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让佛和菩萨披上龟兹服装,被人们称为“双领下垂”式大衣。在绘画技法上,“用笔劲紧,如屈铁盘丝”。第32窟残存“涅架变”中的举哀菩萨,线条圆润而坚实,流畅而柔和,富有韵律感,是“屈铁盘丝”式线条的代表作。由于唐代是龟兹地区佛教的鼎盛时期,因此盛唐时开凿的洞窟较多。在库木吐拉石窟中,唐代的壁画数量最多。它在内容。

#文物#龟兹#顾恺之#壁画#敦煌壁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