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谈论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不同的时期,主导国家政局的势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看汉末三国到后来的南北朝,常常会提到一个神秘的力量,那就是士族。中国的士族政治从汉朝中后期开始,到三国开始渐渐成型,最终在南朝形成了巅峰。士族主导了天下政局长达数百年之久,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王与马共天下”。
这个事情讲得是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支持下,成功就在南方建立了东晋,虽然司马睿本人是皇帝,但他实际上是在王导兄弟以及北方各路士族的支持下才坐稳的江山,后来王敦还一度想把他给赶下台,司马睿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从他之后,东晋的皇帝大部分都没有实权,掌握权力的都是手下的这些士族,同时期与北朝混乱的格局相比,南朝相对稳定一些。
但这种环境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政治体系,那就是士族政治,这些士族把持朝政多年,渐渐就演变成为门阀,朝政被门阀垄断,寒门子弟没有出头的日子,平头百姓就更没有成功的可能。东晋有名的四大家族“王谢庾桓”就是贯穿整个东晋的大族,从王导兄弟开始,士族政治成为南朝的核心。
士族政治的背景
一、察举制的弊端
两汉的选官制度主要就是察举制,它主要是利用地方官员推荐,根据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这种制度本意是好的,可我们都清楚,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察举制长期发展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比如一个官员因为这种制度,在朝中有了非常大的权力,他们就因此来徇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与做官的资源,来为本族的亲人谋利。
察举制在后期,大部分都已经被这些士官垄断,比如有名的大士族弘农杨氏,与汉末出名的淮南袁氏,这些都是因此获利,并利用察举制让自己的家族四世三公,从而成为天下的大士族。
二、大家族的特权
通常像杨家,袁家这样的大士族,自己家族的子弟众多,而且这些家族经常是以诗书传家,或者是在军事方面有所成就,他们家族由于处在高位,手里的资源和人脉都非常多,在朝中门生故吏遍天下,这样的家族出的人才就非常多。
古代真正受教育的人太少了,没有好的资源,普通人是没有办法获得更好教育,即便是有个别的贤才,想要出头也没有人脉关系,他们的学识修养与这些大家族出来的人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大家族手中的特权,就让士族开始渐渐垄断了政局。
三、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司马氏代魏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原本的曹魏是曹家与士族合作的政权,曹操唯才是举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着士族,可司马家就中原士族的代表,陈群与司马懿等人主导的改革,重点就是九品中正制度。
这种制度是打算要对官员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可问题是,考察的重点是官员的家世,出身士族的人几乎可以不用去考察品行能力,就可以直接入仕。一些有能力的寒门子弟,由于家世不好,就会被否决,主持九品中正选拔也都是世家大族的官员,况且陈群创立这种制度,本身就是打算拉拢士族。
南朝士族政治的意义
一、保护了南方的稳定
与北朝相比,南朝虽然也经历了东晋以及后面的四个朝廷,但总得来说还是稳定的。我们看晋末的天下士族中,大部分有名的士族都是来自北方,可偏偏在南朝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士族政治体系,士族为主建立的晋朝,本身就能得到士族们的拥护,南方山高林密,在当时大部分都是没有开化的地区。
南朝可以一直维持稳定,主要就是由于它们没有脱离士族政治,东吴时期在南方孕育出的江东士族,江东士族与北方士族合作,共同抵御北方的敌人,因此我们看南朝在被北朝攻击的时候,往往可以打出非常好的表现,可一旦北伐,就常常容易失败,这都是与士族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将田庄经济推向巅峰
我们常常会说地主,以地主豪强为代表的就是田庄经济,这些人们都有着广袤的田地,由于南方的地域环境问题,田庄经济更是得到疯狂的发展,在士族们的支持下,地主豪强拥有强大的力量,大部分的农民依附他们成为佃户,还有大量的奴隶替他们耕种做事。
南朝的田庄经济巅峰是士族专政的必然结果,这些大士族们本身也是大地主,那么田庄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使得政府的控制力被极度削弱,一旦中央有变故,各地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我们看南朝的北伐多次失败,除了士族们的影响外,田庄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他们不配合,朝廷就没有力量去打败北朝。
三、保留了华夏文明的火种
虽然我们后世常常会诟病这种士族政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士族政治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有着很大的意义。首先西晋灭亡,引发众多的外族入侵,华夏文明的核心中原等地遭受严重的损毁,大量的士族南迁,他们也将文化带了过去。
我们看像王谢这些大的士族,内部的教育都非常严格,保留了之前的汉晋诸多的文化,而这些世家大族由于条件优越,他们手上就有大量的书籍资料,这些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物件被他们带到南方,也成为华夏文明复兴的关键。后来也是士族政治的维持,才让南朝长期稳定,文明可以在南方得到恢复,虽然这些士族大部分是腐朽的,但他们的存在,也确实间接维护了民族的文明。总得来说,南朝的士族政治对于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士族在唐末以后消亡,但他们的很多特点却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参考文献《南史》《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