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因为疫情,我必须重新装修房子

2020-07-26新闻11

因为疫情,

一半国人想重新装修房子!

为什么?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将每个人的生活、工作节奏打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

1、体重

宅家数月,吃了就躺,运动范围只有几十平方,不胖才怪。

2、卫生习惯

口罩、酒精成了家庭必备物品,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比以前更爱干净了。

3、用餐

开始减少聚餐,聚餐的餐桌上必备公筷公勺。

4、兴趣爱好

宅家太无聊,不少人培养了兴趣爱好,比如烘焙,比如做菜。

5、重新装修

宅家太久,当初装修没考虑到的住房需求,疫情期间全部暴露了。原来住了那么久的房子,到处都是bug,不舒坦。

中装协住宅产业分会的调查显示:疫情后,56%的人想把家重新装修,五成人甚至想换房子。

数据by《疫情发生之后,消费者对于家装消费需求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改变装修布局、增加收纳空间。

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国民的消费水平确实在逐年的提升,而衡量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其实就是家居的整洁化。

另一方面,增加合理的收纳空间其实不仅仅是这次疫情体现出来的一个趋势,定制家居的火爆就从制造的角度上体现了消费的需求。

因此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排名第一的还是改变装修布局,增加收纳空间。

但是在这次调研的结果当中,发现了三个趋势。

这三个趋势是在以往的调研过程当中没有发现的,或者是说比较少见的,哪三个趋势呢?

第一个趋势是增加运动或者是活动的空间。

以往的调研中这个趋势并不明显。但是在这次调研当中,它的占比非常的高,所以这一点也反映出疫情之后消费者的需求,希望在家里面能够多一些自由的、相对比较宽敞的空间来供自己运动。

第二个趋势是具备完善的办公空间。

这个特别明显的变化是我们以往在调研过程当中没有发现的,或许是疫情使居家办公成为大多数人的工作常态。不光如此,这次疫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所以很多消费者反应是希望自己的家在装修之后能够完善一些办公的空间,可能以后越来越多的居家直播达人将会出现。

最后一个趋势是对现有房屋的不放心。

很多消费者对于现有房屋的防疫功能是不放心的,这些疫情特别是SARS病毒在邻居之间的感染、气溶胶感染,包括这次新冠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一点使得大家对房屋防疫的这个关注点提高了,所以这个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1、客厅又小又无聊,干啥啥不行

传统的客厅以会客为主要功能,电视+沙发+茶几是标配。但是,客人很少来,主人却每天都在。也正是这次超长宅家,很多人才意识到客厅的作用不过是葛优躺、看电视、玩会儿“套圈大赛”“立扫把挑战”,其余时候,拥挤又无聊。

想锻炼身体,伸手碰倒物品,抬腿踢到家具;

想在家办公,人坐沙发上,电脑放茶几,想想都感到憋屈。

作为家里面积最大的区域,客厅不应该仅仅只是摆放电视沙发和茶几,而是要围绕人的需求去打造,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去规划功能分区。

装修客厅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喜欢在客厅做什么。

喜欢收藏的,可以规划展示区。

喜欢阅读的,可以做一个大书柜。

想锻炼身体,可以打通阳台,开阔敞亮,阳台就是健身房。

想办公的,在阳台做一个书柜。

家里有娃的,做个整墙电视柜,收纳没烦恼。

这些打上了个人独特烙印的设计,才是你家客厅最有价值的核心区。满足了个性化功能需求,客厅才会有趣。

2、真后悔没做开放式厨房,好歹有人帮个忙

疫情期间,不少人开发了自己的厨艺天赋,一个个“厨神”附体。但是,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半天,才发现另一半瘫在沙发玩手机,顿时怒从心中起:

“xxx你给我起来!过来搭把手!”

结果对方回一句:

“厨房太小了,转身都困难,我就不去添堵了。”

竟然无言以对,只能仰面流泪:真后悔没做开放式厨房,好歹有人帮个忙……

厨房开放只是手段,协作交流才是目的。

开放式厨房能引导家庭成员参与备餐,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培养默契感。

你爸在灶台炖肉,你在水池洗菜,你妈在餐桌上边择菜边念叨姥姥家的新鲜事。

你和另一半也不会因为谁在厨房累死累活、谁在屋里坐享其成而撕逼。一起下厨,生活更有乐趣。

有娃的人,转个身就能监视神兽的一举一动,娃大一些,还能叫来剥蒜,从小培养动手能力。

定制一个吧台,品酒、闲聊、吃早餐……厨房功能更加丰富。

设计合理的开放式厨房,动线堪称完美,契合生活习惯,收纳问题也迎刃而解。

开放式厨房承载了整个家庭的交流作用,改变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增进感情。

3、东西只多不少,房子越住越小

调查显示,增加收纳空间,是近五成人决定重装房子的直接动机。

疫情期间,天天都觉得家里像垃圾堆。

收拾一上午,整洁却只能维持一刻钟。家里的东西只多不少,收纳的地方总是不够,而且,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一个东西,为什么?

因为家里的收纳逻辑根本就不!合!理!

三个收纳设计原则,解决家庭收纳问题:

1、相应空间只收纳相应物品,拒绝越界储存

榨汁机要么在厨房要么在餐厅,不要放到客厅;

多余的被褥能放在卧室衣柜里,就别塞进书房里。

2、家具的设计和摆放,要符合生活动线

习惯在床上看书,就在卧室设计书籍收纳区。别高估自己的自律,人的惰性,注定你不会下床把书放到书房。

家里有娃的,客厅收纳要够,宝宝的物品尽量放客厅,避免房间客厅来回跑。

3、根据物品特色,选择适合的收纳家具

衣服太多,就定制到顶衣柜。

手袋太多,衣柜要设计好隔层。

热爱烹饪烘焙,橱柜或者餐边柜要预留好微波炉烤箱蒸箱的内置尺寸。

喜欢穿长靴,鞋柜一定要做活动层板,方便拆卸。

如果衣柜中间有挖空设计,储物不乱还省空间

收纳一是为整齐好看,二是便于清洁。

真正的高手深知正确收纳设计才能提升生活品质。

4、宅家期间的憋屈,是重新装修的动力

重新装修,并非疫情逼出来的报复式折腾,而是“家要舒适”的美好愿景被唤醒而已。

阳台要和客厅打通,阳光才能照进来;

把飘窗砸了,做个能收纳的飘窗柜,飘窗就不会堆积成山了;

洗手间要做个镜柜,不然瓶瓶罐罐一堆;

……

疫情之后,专家提醒:要做好疫情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准备。“家庭抗疫”将成为生活常态。消毒、无接触、隔绝细菌是装修关键词。

从进家门开始,就要好好抗疫:

进门有个挂衣区,悬挂脏外套,避免衣服上的病菌入侵。

玄关装个感应灯,避免脏手在开关上留下病菌。

鞋柜下面悬空,换下的鞋脚一踢就进去,不用手。

鞋柜预留小物品收纳区,消毒液、口罩放这里,回家立刻消毒,出门戴好口罩。

待在家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难以忍受不便利的日常。疫情之下,大家也重新开始审视家的意义,如何让家的设计迎合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不合理的设计。

摘自有意思报告、混沌大学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