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的将军绰号 “贺小龙”贺炳炎,1913年2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县刘家场一个雇农家庭,幼年即丧母,当过放牛娃,做过小铁匠,由于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真功夫。1929年1月,贺龙率领湘鄂西红四军出击松滋,号召工农起来革命。一天夜里,贺炳炎和父亲贺学文互相瞒着悄悄参加红四军,第二天父子俩却在队伍里碰了面,双双当了红军,一时间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贺炳炎在红军队伍里先喂了几天马,战友们看他年龄既小,个子又矮,纷纷劝他回家,他躺在地上号啕大哭。碰巧军长贺龙路过,喜欢上了他的倔劲,就发话说:“好好好,把他拨到宣传部提糨糊桶子、贴标语去吧。很快,贺龙发现他小小年纪却一身武艺,就调他当了勤务兵、警卫员。初上战场,他即握一把菜刀独身冲入敌阵,左砍右杀,连毙数人,大有贺龙之风,敌人望之皆惧退,战友们送他诨号“贺小龙”—因此,有人误传他为贺龙之子。“娃娃团长”1929年6月,贺炳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伍不到半年,贺炳炎被迅速提拔为军部警卫中队中队长、骑兵连连长、手枪大队大队长。一次,他带领骑兵连突入敌城缴获了一批战马,当组织队伍撤退时发现少了司务长,即单枪匹马回城寻找。在敌军大举反扑的情况下,他飞马过街穿巷。正在一店铺前。
贺炳炎是准兵团级为什么是上将 也是对一野和红二方面军的一种照顾55年授衔的时候,红二方面军出身的上将只有3个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王震和萧克,都是红六军团的,前身是红一方面军的分支而贺龙的红2军团,虽然人数少,可也是一面旗帜,不能厚此薄彼所以矮子里面拔将军,把贺炳炎提成上将说句题外话,这也就是彭德怀不会做人你看四野,各个兵团非但有司令、政委、副司令,还有第二副司令反过来,一野,本来人就少,位子就少还不匀一下,王震是兵团司令兼政委,早点放一个位子出来,一切都解决了
贺炳炎将军的子女 长子:贺雷生,转业后经商。次子:贺陵生,武警特警学院副院长。三子:贺京生,在国资委下属一家企业工作。长女:贺北生,解放军某干休所干部。次女:贺燕生。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358旅副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病逝。扩展资料:贺炳炎主要成就:1、雁门关大捷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贺炳炎率部经过3天急行军,直插到达雁门关西南10多里的才窝村,伏击日军。经过激战,716团共歼灭日军3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20多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