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的伙伴,为何晚年不得善终?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是怎样善终的

2020-07-24知识14

朝的开国功臣为什么只有徐达和汤和得以善终。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人类的天性,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屠戮功臣,问题是看功臣懂不懂事。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基业的开辟者,自然要对江山负责,对后世负责,对天下负责。他不愿意看到一个能够龙袍加身的大臣出现,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孙君弱臣强,他不愿意看到他的大臣们骄横跋扈,视自己制定的典章为无物!因此,这些功臣在朱元璋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侧卧之塌,岂容他人酣睡?于是,像廖永忠,朱亮祖,李善长,蓝玉一个一个的成为了朱元璋手里钢刀下的孤魂野鬼,而最后,没遭朱元璋杀害的只有徐达和汤和。一个老实,一个懂事。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老实人,因为得了背痈,54岁就死了,朱元璋对这位老战友的去世也亲自去吊唁,表示了十分的悲痛。而汤和是属于懂事的,我们来盘点下汤和做了哪些事,使得最后逃脱了朱元璋的钢刀:一:汤和参加抗元较早,在郭子仪的里队伍里,还是一个小领导级别,而后来去的朱元璋则是一个士兵而已,但是奇怪的是,在那个时候,唯独汤和不拿朱元璋当做士兵,甚至对朱元璋毕恭毕敬,并且坚定的做了朱元璋的死杆。二:汤和在开国后,只封了个候爵,而其他同样资历的都被封为公爵,然而汤和却不争功,。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的伙伴,为何晚年不得善终? 徐达是濠州钟离人,也就是说他和朱元璋是一个地方的人,两个人都是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据说朱元璋给地主放牛的时候,他也在给地主放牛,两个人是患难之交了。公元1353年,已投奔郭子兴的朱元璋回家乡募兵,徐达也欣然应召,从此就忠心耿耿地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成了大明开国皇帝之后,徐达也就是开国功臣了,朱元璋封功臣的时候自然也没有亏待这位玩伴,其实朱元璋也是很欣赏徐达的,他是这样评价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可是为何很多人都说徐达晚年不得善终了?那还得从一只烧鹅说起了。洪武十八年,也就是1385年,留守在北平的徐达得了背疽,也就是背上化脓感染了,朱元璋令人送去了一只烧鹅,可怜的徐达吃完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因为鹅肉是发物。故事来源于徐祯卿编写的《剪胜野闻》。先不说这本书是野史,很多故事都是杜撰的,就是按照常识来看,徐达也不可能死于一只赏赐的烧鹅吧。徐达和朱元璋压根就不在一个地方,他住在北平,而朱元璋住在应天府(南京),两个城市路途遥远,千里迢迢送一只烧鹅过去,十天半月的莫非还不臭?徐达在洪武十八年病逝,而这段时间。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徐达是如何善终的? 徐达这个人很厉害,说是常胜将军也不为过。徐达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明史记载徐达22岁随太祖征战,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一开始随着郭子兴在濠州起义,但是后来朱元璋觉得濠州没什么发展,就决定出去单干。朱元璋就带了24名将领出发定远,其中就有徐达,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太祖南略定远。朱元璋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朱元璋这个人喜欢亲自带兵出征,那么老窝应天谁留守呢?徐达。这个位置可是绝对信任的心腹才能做的。这一点就体现了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那么徐达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呢?徐达攻下镇江之后,占据常州的张士诚不满意了。于是张士诚带着军队来打镇江,不过被徐达战败于龙潭。后来朱元璋亲自攻打婺州,徐达留守应天。朱元璋制定的战略是先打陈友谅。徐达与常遇春设伏,在九华山大败陈友谅,斩首万人,俘虏三千人,这是一场大胜。这就不得不提朱与陈的鄱阳湖大战。大战初期徐达就先败陈友谅前锋,杀敌一千五百人并且俘获了一艘巨舟。因为陈友谅军队实力强大,朱元璋不得不全军出动。随着战争发展,朱元璋认为陈友谅已经不足畏惧,便自己指挥战斗,徐达返回应天,放着张士诚偷袭。因为朱元璋和张士诚所占领的地盘都是古时的吴地,所以他俩都是自称吴王。徐达和常遇春,同样是明朝开国功臣,命运为何不同? 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是其中最杰出人物。徐达是54岁病死于家中,常遇春是40岁时在征战途中得病死的,比起朱元璋其他的开国功臣,他们算是善终的。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朱元璋对常遇春\"颁赏赐劳\",特意表彰他\"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的功劳。常遇春对答颇为得体,他说,这是\"皇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朱元璋还赋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常遇春逝世后,中国很多地方怀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祠祭祀。乾隆十六年(公元1720年)乾隆皇帝亲笔御提\"勇动风云\"四字,颁诏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就是做给人看的,当皇帝的小心眼,怕被别人篡了江山,又不想失了天下人才投靠之。明朝的开国功臣最后的结局?全部功臣 明代的开国功臣中,除了汤和、李景隆、郭英等人解甲归田而得善终外,其余人都以不同的名义而先后被处决!徐达受猜忌被折磨死。李善长被全家处斩。刘镛被杀。李文忠被猜忌。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我可以断言,徐达和刘伯温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忌惮的两个人。徐达的领军能力,堪称天下第一,没有他打不赢的胜仗。刘伯温号称诸葛在世,智谋天下无双,就连聪明绝顶的朱元璋,都会自叹不如。建立大明以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徐达的呢?徐达无疑是大明王朝建国的第一功臣,不管是平定陈友谅、张士诚,还是北伐蒙元,徐达都是军事上的第一统帅。可以说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一多半都是徐达打下来的。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明史》所以他被评为开国六公中的第一位应该是稳的,可是结果出来以后,所有人都懵了。李善长居然排名第一,而战功卓著的徐达却屈居第二。倒不是说徐达心里会有怨言,只是所有人都看得十分明白,李善长哪一点能够跟徐达相提并论呢?其实这就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李善长是文职,是负责大军后勤的重要人员,自然是功劳不小,可是跟徐达比起来其实还差了很多。朱元璋之所以将李善长提拔为第一,就是为了打压徐达。太平的宰相比太平的将军要重要的多。在朱元璋的概念当中,现在已经建立了大明。徐达凭什么成为明朝开国功臣的第一人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徐大将军是明初功臣中最为后人喜爱的人物之一。他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朱元璋倚重他,称他做“开国功臣第一”,可民间传说他最终却被朱元璋的一盘蒸鹅害死。众多谜团与传奇围绕着这位大将军,他究竟有这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由于家境贫寒,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长大以后,身材魁梧,性格坚毅,遇事善用脑筋。明太祖朱元璋在削平割据群雄,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皇朝的战争中,徐达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他“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为朱元璋开创明皇朝立下了盖世之功,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兵士,二十二岁的徐达听到消息,毅然仗剑从军,投奔到朱元璋部下,开始了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这一年,徐达等随朱元璋相继攻克河州新塘、三汊河、阳泉,保住达鲁花赤营寨,攻下徐官仓寨,朱元璋部声势大振。至正十四年五月,徐达随朱元璋攻克全椒,七月攻克滁州。至正十五年春正月,驻在滁州的朱元璋部队因粮饷缺乏,进攻。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子女的结局如何? 徐达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同时也是他的儿女亲家。徐达共有四子四女。四子为徐辉祖、徐膺绪、徐添福、徐增寿,四女为明成祖皇后、代王朱桂妃、徐妙锦、安王朱楹妃。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袭父爵魏国公。徐辉祖继承了父亲的将帅才略,在朱棣与朱允炆争夺天下的靖难之役中,坚定地站在朱允炆一边,率兵抵抗燕王大军,多次获胜。朱棣进京后,徐辉祖拒绝拥戴燕王。但朱棣并没有杀了徐辉祖,只是削去了他的爵位和俸禄。五年后才去世。徐辉祖死后,朱棣让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对这个大舅子算是仁至义尽了。徐膺绪是徐达第二个儿子,永乐朝官居尚宝司卿、中军都督佥事、指挥使等职,善终。徐添福是徐达三子,但去世很早,徐添福的儿子徐茂先娶了兰阳郡主,担任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之职,善终。徐增寿是徐达第四个儿子,在朱允炆与朱棣争夺天下的靖难之役中,暗助朱棣,建文帝失败后,以私通燕军之罪被诛杀于大殿。朱棣进城后,封为后代为定国公。世袭。徐达的长女初是燕王妃,后为徐皇后,是朱棣的发妻;徐达的次女嫁给了代王,成为朱桂的妃子;徐达的三女徐妙锦拒绝朱棣对她的追求,出家为尼;徐达的四女嫁给了安王,成为朱楹的妃子。徐达的后代除了四子徐增寿被杀,三女。

#常遇春#李善长#陈友谅#善终#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