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韶山灌区管理委员会第50次(扩大)会议在湘乡召开

2020-07-24新闻5

会议现场。

中国湘乡网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刘俊荣)7月23日,韶山灌区管理委员会第50次(扩大)会议在湘乡召开。会议指出,努力建设“高效节水型、智慧管理型、特色文化型、绿色生态型”的四型现代化灌区,把韶山灌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渠”“幸福渠”“丰收渠”。湘潭市副市长刘永珍,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贺振华,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俊文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在东郊乡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芡实基地考察。

当天,与会人员一行先后来到灌区受益区东郊乡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芡实基地和湘中惠农基地实地参观考察。

韶山灌区工程是一个以农业灌溉、防洪排涝为主,兼具发电、工矿及城镇供水、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灌溉湘潭、长沙、娄底三市七个县(市)区2500平方公里范围的100万亩农田,为灌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韶山灌区管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支持湘潭市制定的决议》。

湘潭市副市长刘永珍讲话。

刘永珍对韶山灌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她说,过去一年韶山灌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依法治水强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长远谋划绘蓝图工作主动,服务大局利民生成效良好,品牌建设彰底蕴来势喜人。

就下阶段工作,刘永珍指出,要立足长远,抢抓机遇。准确把握新要求。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总目标,打造韶山灌区。韶灌要划权划界确权登记,启动保护立法,推动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三大问题。准确把握新机遇。聚焦脱贫攻坚、防洪安全、重大战略、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利信息化六个方面,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资源、河湖、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小型工程运行等六大领域,加强水利行业监管。韶灌要进一步夯实灌区工程基础,深入研究,破解灌区“最后一公里”管理方面的难题,提升灌区实效。准确把握新作用。发挥水资源作用、发挥水生态作用、发挥水环境作用、发挥水文化作用。要积极作为,注重实效。认真履行好主责主业,切实强化依法管理、全力争资争项、积极改革创新、注重党建引领,努力建设“高效节水型、智慧管理型、特色文化型、绿色生态型”的四型现代化灌区,将韶山灌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渠”“幸福渠”“丰收渠”。

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俊文讲话。

周俊文代表湘乡市委市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半个多世纪以来,韶山灌渠哺育了湘乡人民,改善了湘乡民生,促进了湘乡工农业生产,在湘乡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涟水河是湘乡第一大“母亲河”,韶山灌渠就是湘乡第二大“母亲河”。湘乡将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共护一渠清水,保护周边环境,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韶山灌区工程建设和发展。同时诚恳希望韶山灌区管委会和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湘乡水利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灌区条件,加强环境治理,为推动湘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韶山灌区成员单位及各受益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湘乡市副市长赵造时参加会议。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