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PCIE GEN4急先锋——希捷酷玩 FireCuda 520 PCI-E GEN4 SSD评测

2020-07-23新闻2

前言

在PCI-E GEN3时代已经有很多优秀产品可以摸到接口的上限了,PCI-E GEN3 X4的带宽限制了高性能SSD的发展。 去年夏天AMD Zen2处理器和X570主板的上市开启了PCI-E GEN4的时代。PCI-E GEN4相对GEN3的带宽翻了一倍,虽然这对于目前的显卡性能来说提升有限,但是对于SSD可以说是一个飞跃。 希捷作为存储行业的传统巨头,近些年来也在SSD产品上逐渐发力。陆续发布了多个消费级SSD产品线:

面向PC、笔记本电脑和超极本——BarraCuda 酷鱼系列SSD

面向游戏和性能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FireCuda 酷玩系列SSD

面向网络附加存储(NAS)——IronWolf 酷狼系列SSD

丰富的产品线彰显着希捷在SSD领域的决心,自然在PCI-E GEN4时代也不能落后,这次来到Koolshare的便是基于PCI-E GEN4的FireCuda 520系列SSD产品

外观

FireCuda 520系列一共有500GB,1TB,2TB三种容量,这次来到Koolshare评测室的是500GB版本。其实这款产品在年初就已经问世了,只不过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辗转了数月我们才拿到样品

500GB的FireCuda 520标准命名为ZP500GM30002,和希捷存储产品的命名规则类似:

ZP——代表消费级PCI-E SSD

500——代表容量500GB

GM——代表FireCuda系列

30002——代表具体哪一款模具

FireCuda 520全系列提供5年保修,性能方面包装盒上标注了5000MB/S,这当然是指读取峰值了

正面的标签采用了酷玩系列的橙黑色组合,只有LOGO和型号

序列号等信息则贴在背面

FireCuda 520的主控是希捷深度定制的群联E16,顶部也打上了希捷的LOGO。闪存来自群联封装的东芝3D TLC NAND,单颗128GB

FireCuda 520全系列都是满4颗NAND的配置,即使连低容量的500GB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官方给出的耐久度500GB版本的耐久度为850TBW,1TB版本为1800TBW。换句话说希捷给了消费者1700~1800的PE数。按照5年期计算可以达到1DPWD,而一般的消费级产品仅仅给消费者600PE而已。希捷酷玩的耐久度是一般消费级产品的3倍,甚至已经可以摸到部分企业级SSD的尾巴了

软件

经常使用希捷机械硬盘的玩家应该对SeaTools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希捷专门为自家硬盘开发的管理工具。其实SeaTools也有相应的SSD版本,在官方网站上可以下载到。而且希捷为Windows和Linux两个操作系统都准备了相应版本的SeaTools,这是一般小厂无法做到的

下面被绿框圈起来的那两个,SeaTools GUI是SSD版本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要用的。下面那个Windows版SeaTools是给传统机械硬盘使用的,下载的时候注意不要弄错了

SeaTools For SSD给用户提供了两种界面主题可选,一个是绿色的酷鱼主题,一个是橙色的酷玩主题。因为这次的盘是酷玩系列的FireCuda 520,所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橙色主题

SeaTools不仅可以识别希捷自家SSD,也可以识别其他品牌SSD。只不过自家产品会被打上特殊Logo,友商产品会一笔带过

不过有点让我意外的是官网下载的4.1.88版本的SeaTools未能识别酷玩系列的上一代的产品FireCuda 510,不知道是盘的原因还是软件的原因

SeaTools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常见功能,比如固件升级和擦除

除此之外还有提供额外开OP的功能,玩家可以通过牺牲容量来提高写入性能,这种功能一般只在企业级产品中才有提供。这对于1TB以上的大容量盘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对于500G的盘来说,容量显得会比写入性能更紧缺一点

性能

因为Intel平台暂时还不支持PCI-E GEN4,所以这次的测试采用AMD平台。CPU是AMD Ryzen 9 3900X,主板为华擎 ASROCK B550 Phantom Gaming Velocita

最新版本的Crystal Disk Info可以正确识别包括通电次数和写入量在内的各种信息

首先用Crystal Disk Mark来测试一下。我们看到了5000+的数字,这已经超越了以往PCI-E GEN3 X4的上限。所以这是一片货真价实的PCI-E GEN4 SSD。相比前一代FireCuda510那3000出头的峰值性能,差不多提升了50%

即使将测试数据块扩大为16GB,也仅有4K随机写入因为超出DRAM容量而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他成绩和1GB时基本一致

TxBench也同样测出了接近5000的数据

FireCuda 520与大多数的消费级SSD一样使用了SLC Cache技术。500G的盘Cache容量超过了170G,很显然FireCuda 520采用了全盘模拟SLC Cache技术,Cache容量基本上等于剩余容量的1/3。这种缓存策略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日常的使用体验

IOMETER的连续写入测试中,采用全盘Cache策略的FireCuda520在Cache耗尽之后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低谷,此时写入速度仅有300MB/S左右,片刻后恢复正常。这也算是全盘Cache的一个小缺点吧,不过我认为相比于大容量Cache带来的优越体验,这种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了。TLC NAND直写速度约为500MB/S出头,基本符合500GB产品的平均水平

因为这块盘容量是500GB,所以搭配的DRAM是512MB。我在测试峰值性能时将测试跨度选定为500MB,完全可以被DRAM覆盖,这样能最大化的体现峰值性能

4K随机读取方面,在Q32T8和Q16T16之后达到最高。峰值性能大约420k出头的IOPS,和官方参考值430k基本一致,并无虚标

4K随机写入方面,在Q2T16之后达到最高性能。峰值写入性能约为618k IOPS,官方参考值为630k也基本一致。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Thread的对写入的影响要大于QD,单纯增加QD不增加Thread的话,对性能的提升帮助不大

4K随机写入的离散度测试中,FireCuda 520在2000秒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所以说是相对稳定,是因为他并没有像多数盘那样成为一条水平线,而是在一段区间内循环往复。稳定态平均水平在15000IOPS上下,符合一般消费级产品的水平

虽然是双面颗粒,但是FireCuda520的温度控制不错。在贴有主板提供的散热马甲的前提下,连续写入时温度也不超过50度

总结

希捷酷玩 FireCuda 520 SSD是目前为数不多的PCI-E GEN4产品之一,凭借PCI-E GEN4的加持突破了以往的性能上限。全盘SLC Cache的启用使得这一性能变得更加持久,作为游戏盘提供更低延迟和出色游戏体验。 虽然FireCuda 520定位为游戏盘,与其他类似竞品最大的不同便是希捷这次并没有像一般消费级SSD那样一味追求快速,而是在保证性能在第一梯队的基础上,同时还提高了对耐久度的重视。1DWPD的耐久度足以让其在消费级领域里面处于领先地位。而能够手动划定OP区域甚至让FireCuda 520拥有了一定的企业级基因

我个人更推荐1TB以上的大容量,留出更多的空间使得Cache更能够发挥效能,这一定是一款非常理想的游戏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