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是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在公元263年盟友蜀汉灭亡后,吴人又硬顶了晋国十七年。彼时晋国实力已远超东吴,甚至司马昭在灭蜀之前就制定了灭吴计划。那吴人在三国时期的最后阶段又做了哪些应对呢,能以支撑了十多年?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跟后人的直观印象不同,吴国上下对放任蜀汉灭亡的后果都是很清楚的。在接到蜀人的求救书后,吴主孙休立即组织救援。
汉人告急于吴。甲申,吴主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以救汉。(资治通鉴·魏纪)
吴人三路救援,而且还把丁奉这位吴国军届最后的大佬也派出来了,可见吴人对救援蜀汉还是很有诚意的。但是最重要的丁奉部去的淮南,名义上是起牵制作用。但是寿春是江淮坚城,魏军在此又有重兵布防,也是吴人的伤心地。吴人将最强的战力用在围魏救赵上,而以偏师赶赴魏蜀前线,可见他们对蜀人的抵抗还是很有信心的。
此时吴国不少人还未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蜀国姜维去年还在北伐,战果虽乏善可陈,但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蜀地在北线又有着一系列天险坚城,都不是须臾可破的。反观魏国,司马昭大权独揽,曹氏宗室和旧臣都心存不满,内斗激烈。只要战局稍有不利,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魏国很有可能再次陷入内战。
然而事实是,263年十月,吴人接到求救书,十一月,刘禅就献城投降了。蜀人失败的是如此迅速,吴军还没到蜀境,战争就结束了。
吴人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的,八月时候,司马昭在洛阳召开全军动员大会时,誓师伐蜀,消息传遍天下。可惜吴人这会儿也没闲着。
这年夏天,交州大乱,土人杀死吴国官吏,并向魏国求援。吴人当然不能坐视后方动乱,立即集结兵力,进行平叛。可以说,在魏蜀交战前,吴人一直在备战南线。对魏蜀之战的重要性严重估计不足,这才造成吴军应变的仓促。
而且就在吴国的救援军出发前,建业的石头城突发火灾,烧毁不少建筑,国都的灾后重建又分去了吴国朝堂的不少注意力,令救援再打了一次折扣。
然而司马氏的强势超出了吴人的想象,司马昭之所以敢出兵,自然是确信能掌控朝局,有底气面对战争失败的结局。而司马昭也确实赌对了,蜀军成了纸老虎,一戳就破。
蜀人轻敌了,吴人也是。
宁降“德国鬼”,不投“英国佬”
蜀人的投降让吴人猝不及防,吴军停在国界线上,打算观望一下再做决定。
事态的发展并没有令吴人失望,钟会邓艾二将争功,最后和姜维都死在乱兵之中,蜀地大乱,蜀地诸城一下子又没了归属。
吴人见有机可趁,便想接收蜀地东疆重地永安,也就是之前刘备病逝的白帝城。若能占据永安,吴人就可完全拥有长江三峡天险。魏人日后要想顺流而下攻击东吴,就没那么简单了。
吴人想的是很好,永安守将罗宪却并不这么认为。罗宪是蜀汉旧臣,随了刘禅一起投降,但魏军一直没得空来接收永安,所以由罗宪继续担任城主。
罗宪并不看好吴人的未来,即使蜀地得而复失,也并不影响魏国的绝对优势。此时若能坚守城池,正好可以给新朝廷立下投名状,甚至洗掉降将的身份。
吴军先来的是边境西陵城的守卫部队步协部,失败而归。随后又派来了军中新贵陆抗,还是无功而返。
吴蜀的边境线看似很长,实际上受制于当时落后的交通通讯水平,有效的交通线就是长江一线,永安拿不下来,意味着吴人在蜀地一点便宜也没拿到。
永安西陵一线的南面就是广袤的原始丛林,遍布夷僚土著,蜀国和吴国在这里都没有建立有效的统治。分以涪陵郡和武陵郡管辖。魏军占领蜀地后,在这里也和吴人龌龊不断。
魏人派来新的官吏,鼓动吴地的夷人反叛,甚至还发动蜀人主动向武陵郡渗透,试图彻底瓦解吴人在此地的统治。好在武陵太守钟离牧坚决反击,重新收服了那些夷人部落,这才打消了魏人经营荆南的念头。
蜀吴边境的最南方是当时还算化外之地的交州,这里默认是吴人的地盘,蜀人对这里本没什么野心。之前交州土著向魏人求援也是天方夜谭,但魏人占领了蜀地,染指交州就成了顺手的事。
诏以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以南中监军霍弋遥领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选用长吏。弋表遣建宁爨谷为交趾太守,率牙门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将兵助兴。(《资治通鉴·魏纪》)
平定蜀地的动乱后,司马炎指派蜀国降将霍弋攻略交州。霍弋的部队联络交州土人,反叛吴国,很快就占据了半个交州。随后吴军和晋军在交州展开了数年的拉锯战。
魏晋两朝在旧蜀吴的边境上做了许多文章,充分利用了蜀地的人力资源,迅速将蜀军旧部绑上了自己的战车。这些老蜀军宁愿投降灭了自己国的魏人,也不乐意给之前瞧不上的吴国效劳。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蜀汉灭亡后的一系列动荡让吴人应接不暇,更可悲的是,第二年吴景帝孙休在这档口病逝了,并指定不到十岁的太子继位。
孙休是孙权的六子,虽不算什么英主,但即位后一手终结了权臣干政的乱局,吴国朝廷为之一新,也算是合格国主。而且正值壮年,其子尚幼,孙休的突然病逝更让吴人无所适从。
孙休给年幼的太子指派的两个辅政大臣濮阳兴和张布决定改立长君,迎立了孙休的成年侄子孙皓。
孙皓以强硬残暴著称,但面对晋人的巨大压力,他也无计可施。此时恰好司马昭过世,司马炎忙着改朝换代,还顾不上东吴。为了更好抵御晋人可能的进攻,孙皓决定迁都。
东吴的精华地区都在长江一线,大体分东中西三线。东线是东吴的基本盘,以建业为核心,丹阳、吴郡和会稽都是江东的根本。中线以武昌为要冲,连接东西,涵盖豫章、蕲春、庐江等地。西线以江陵和西陵为根本,抵御西北两个方向的敌人。建业偏居东南,且直面江北的合肥、寿春,国防压力甚大,上游也不能及时救援。中线的武昌是孙权一度看好的国都,后来为了向盟友蜀汉示好,并巩固吴郡这个基本盘,才定都建业。
迁都武昌也是根基不深的孙皓打击异己巩固皇位的重要手段,且武昌战略纵深相比建业更优,军事威胁相对较小,也有利于上下游一同支援。
孙皓为了迁都还找了个天衣无缝的理由,有望气的术士说,荆州有王气,对建业宫不利。迁都武昌,可以依靠气来延续孙吴的国祚。对于这样虚无缥缈的解释,那些根基在建业的人士无话可说。
孙皓的迁都的工作相当迅速,大批建业民众被强制迁徙到武昌。两地水路距离超过六百公里,还是逆流上溯,耗费巨大。而武昌本是军镇,迁都又甚为仓促,基本设施并不完备,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公卿都苦不堪言。
一则童谣就这样传播开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国上下对孙皓都大为不满。
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以为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资治通鉴·晋纪》)
不久,建业方面就发生了叛乱,孙皓的亲弟弟孙谦还被裹挟其中。孙皓搞了个灰头土脸,过了一年,又迁回了建业。
在魏晋交替之际,孙皓忙着迁都,非但没有巩固国本,还凭白浪费了大量民力财力。吴国上下士气大跌。
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孙皓迁回建业,一番折腾对于他来说也不是全无收获,孙皓此时已经完全掌握了吴国朝政。随后孙皓就放弃了收缩防守的国策,改为主动进攻。
公元268年,蜀汉亡国五年,曹魏亡国三年。孙皓像蜀汉一样,组织北伐。他已经彻底掌握了吴国,但北方的司马炎却不一定,这也是他认定的吴国最大优势。
孙吴的这次伐晋,声势甚大。孙皓率主力出东关,督丁奉、诸葛靓攻击合肥,大司马施绩走中路,攻击江夏,丞相万彧出江陵,进攻襄阳。除了三路北伐军,南线交州方向也对晋军展开进攻。
结果孙吴的四路出击皆败,晋人此时还未做好南征准备,并没有乘胜追击,孙吴各军得以保全。
孙皓得出的结论是全面进攻行不通,即改为重点进攻。中西线改守势,丁奉从东路北征江淮,结果先胜后败,退回江东。孙皓决定亲征,甚至将后妃主母都带上了,以示决心。然而吴人并不买账,草草应付,此次出征也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吴军已没了创业初期的锐气,皇帝亲征已经激不起斗志了。
在吴军北进的同时,孙皓没有放弃交州,相反一直在增派援兵。终于在公元271年,也就是孙皓亲征的同一年,吴军将晋军势力彻底驱逐出了交州,总算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后方。
吴人的连年征战,除了收回交州,颗粒无收。军届砥柱丁奉、施绩却接连病逝,丞相万彧和陆凯也先后辞世,吴国朝堂的人才储备几乎为之一空。
吴国越来越多的人不看好孙吴,公元272年,前丞相步骘之子西陵督步阐献城投降。西陵城是西线的战略要地,西陵一丢,上游的晋军就能顺流而下,西线防线就将土崩瓦解。
幸运的是西线守将陆抗沉着应对,冒着丢掉江陵城的危险,强行吃掉了前来增援的晋军,收复了西陵城。
此战是吴军最后的光辉,晋廷上下对吴军纷纷侧目,司马炎不得不重新部署对吴作战。平吴作战由此往后又推了好几年。
可惜陆抗两年后也病逝了,孙皓失去了最后一位良将。
孙皓此后更加穷兵黩武,此时孙吴的情形和蜀汉亡国前夕一样,一直到公元280年孙吴灭亡。孙皓或者说吴人的防御手段只有不停骚扰晋境,但底层兵将多是出工不出力,战绩乏善可陈。
孙皓为何执迷于主动出击,以至于完全放弃休养生息,或者构建更加稳妥的防御方案。很有可能是他也知道比拼综合国力,吴国是万万比不上晋国的,只能不停地依靠军事冒险寻求奇迹。
悌不从,抚之而进。与讨吴护军张翰、扬州刺史周浚成陈相对。沈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于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退引乱,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之,吴军以次土崩,将帅不能止,张乔又出其后,大败吴军于版桥,获悌、震、莹等。(《资治通鉴·晋纪》)
晋军展开平吴作战后,东吴的许多城池都是不战而降。益州的水师王濬部进展神速,很快到达建业水面,同时扬州王浑部也在江北逼近。孙皓放弃防守,遣吴国丞相张悌和丹杨太守沈莹带领吴军最后的三万精锐北渡长江,试图先击败晋军的陆军主力王浑部,再和王濬部进行水上决战。然而吴军士兵早已胆寒,和王浑一战后全军覆没。
王濬部兵临建业后,城内的士兵几乎都已逃散了,孙皓只得投降。
相传孙皓到洛阳后,司马炎在朝堂上问候孙皓,说早就给孙皓准备好了座位。孙皓仍然很硬气,回到“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