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跟荆州早已地亡人亡了,孙刘联盟也被无情地扫进垃圾堆,成了一个过去式,代替它的是满腔的愤怒和难以磨灭的仇恨。
此时的益州,也是多事之秋。才能之士,相继凋谢,五虎上将之一——老将黄忠,谋主、尚书令法正病亡。特别是失去了法正,对刘备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他的军事才干和谋略,不论是诸葛亮,还是蒋琬、费祎等等,无人可以超越。刘备对法正的依赖信任,也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
再之后,益州治中从事彭羕图谋造反。彭羕本来被刘璋弃用,成了一个专做苦工的刑徒。刘备入川时,彭羕拍了军师庞统的马屁,为刘备所用,提拔为治中从事。后来诸葛亮来益州之后,一眼就瞧出来彭羕是个小人。凡是小人就不能让他得意,小人一得意,就会忘形,好人受气。果然彭羕升官之后,立即露出嚣张本性。诸葛亮表面上不露声色,暗中多次密报刘备,彭羕志大才疏,日后难免出事。刘备也仔细地听其言、察其行,最后做出了跟诸葛亮一样的判断,孺子不可教也!就把彭羕贬到益州南部去做江阳太守。
见刘备如此藐视自己,要把自己赶出成都,彭羕怏怏不乐,跑去向马超诉苦。
马超很奇怪,人人都说彭先生才华出众,主公也很器重你,常常称诸葛亮、法正、彭羕是益州的三驾马车,怎么突然间就让你到南方小郡去做官?
彭羕羞愧难当,恨恨地暗骂刘备昏庸糊涂,不过此时亦无计可施。他对马超说了一句很暧昧的话,你在外头,我在里头,我们手牵手,就可以出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马超长年带兵在外,回到成都之后,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听到彭羕大逆不道的话,心中震惊,表面上却跟诸葛亮一样不露声色。彭羕离开后,马超立即把彭羕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刘备。
反了你!刘备怒气冲天,立刻把彭羕打入大牢。
在牢狱中,彭羕这才有所悔恨自己的言行,于是给诸葛亮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痛骂自己自甘堕落,并不埋怨他人。还不忘给诸葛亮戴上高帽子,夸赞诸葛亮有伊尹、吕太公之才,应该好好地跟刘备共谋大业。
诸葛亮当然不吃这一套,最后把彭羕处死。
更令刘备伤透了心的是,义子、副军中郎将刘封又出事了。
在关羽征战襄樊期间,曾经多次向镇守上庸郡的刘封和孟达求援。但刘封对关羽存有偏见,就与孟达借口刚刚攻取上庸,人心不稳,一旦出兵相援,曹军必定乘虚而入,根本就不听关羽的话。关羽覆没之后,刘备由是心中痛恨刘封和孟达。
可是刘封和孟达也是矛盾重重,相互怨恨,连孟达的鼓吹乐队也被刘封夺走了。孟达外怕刘备降罪,内怕刘封逼迫,干脆给成都的刘备写了一封辞职书信,率领部属四千家投靠了曹丕。
曹丕一见孟达长得威风凛凛,甚是高兴,马上委以重任,升官晋爵,授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还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并让孟达跟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一道,南下攻打刘封。
孟达给刘封写了一封劝降书,晓以利害。引用古人的话,说什么“疏不间亲,新不加旧”,你跟刘备本来只是路上相遇之人,并无骨肉血缘的亲情。自从刘备的亲生儿子阿斗被立为太子之后,大家都替你捏了一把汗。何不如学一学春秋时期的公子小白、公子重耳,暂时出奔在外,然后回去,夺取政权。否则一旦有人在刘备耳边说你的闲话,恐怕到时候你就危险了。你背弃父母,为螟蛉之子,实在不合伦理;明明知道大祸将至,却傻傻地坐以待毙,实在是不智之举;曹魏这么强大,这么仁慈,你却不投靠,实在是不义之极。有这三不,你怎能傲然立于世间?
孟达向刘封热乎乎地招手,赶紧来投吧,曹丕很需要你的!
毕竟跟随了刘备那么多年,没有亲情也有友情,再说自己的地位还算荣耀,于是刘封拒绝投降曹丕。这时候,西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兄弟叛投曹魏,袭击刘封。刘封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逃回成都。
没想到一进入成都,就被刘备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骂刘封欺负孟达,骂刘封见死不救,让关羽蒙难。
诸葛亮一看刘封勇猛异常,生怕刘备死后成了祸害,就劝刘备趁机除掉刘封。于是刘备让刘封自行了断。刘封临终前长声叹息,真后悔没有听孟达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