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看脸的世界。
在恋爱的时候,如果对方的长相在某一方面十分符合自己的审美观,那么往往就会对性格、思想、三观等其他方面都视而不见。
一个长相出众的女性,在公司做到了管理层,很多人都会说:估计就是个花瓶,肯定不是靠能力上位的。
公司面试官在面试两个资历相当的人求职者时,颜值更高的那位,被聘用、获得更高起薪的机率,都更大。
为什么长相在很多事情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晕轮效应”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晕轮效应又称城建效应、光圈效应等,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导致其他方面被忽略了,类似“以偏概全”。
1.遮掩性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其中一面,并不代表事情的本质,可是人们往往习惯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注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表面性
当自己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的时候,容易受表面因素的印象,从而导致选择性的错误,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第一,避免以貌取人。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时,不能只看长相和穿着,还应当多了解他的行为和品质,若总是以表及里来推断,往往会产生偏差,无法真正看清一个人。
第二,避免投射心理。有的人看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品质优异;倘若知道对方是刚刚从监狱里刑满释放的人,就会觉得他可能别有用心,充当好人。其实,这完全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产生了投射。
第三,避免循环证实。当你对一个人产生了偏见,你就会寻找各种理由来证实自己的这个偏见。你的异常举动被对方发现后,他自然也会对你产生不满情绪,要么疏远你,要么敌视你。你对对方的这种反应,又会加深对方偏见的看法,实际上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让自己走进晕轮效应中迷而忘返。
所以,想清楚自己要做的评估和决策,和自己接触到的信息,哪些有关联,哪些其实没半毛钱关系?三思过后,要晕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