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项第一,水利行业最大跨度拱桥成功合龙

2020-12-19新闻3

“拱桥成功合龙啦!”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仓混凝土的浇筑,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夹岩北干渠的建设者们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城乡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并为区域扶贫开发及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综合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夹岩工程设计灌溉总面积90万亩,建成后将满足267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将在黔西北地区构建起以大型水利枢纽为支撑的安全有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黔西北地区工程性缺水难题,被称为贵州省水利建设“一号工程”,也是我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白甫河跨河拱桥是整个夹岩水利枢纽控制性工程之一,能否成功合龙,关系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跨越白甫河,打通输水关键。”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夹岩北干渠3标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徐青松表示。

据徐青松介绍,由于贵州特殊的地形,夹岩水利枢纽北干渠白甫河跨河拱桥创造了两项我国水利行业新记录:净跨径180米,净矢高36米,是目前水利行业桥跨第一大跨度的拱桥,拱圈采用斜拉扣挂悬臂现浇工艺施工,在水利工程中也是第一座采用类似浇筑施工工艺的拱桥。

有别于公路工程中的拱桥,白甫河拱桥整个结构处于峡谷下部,导致施工布置极为困难。夹岩项目部经过深入反复研究,采用斜拉扣挂悬臂现浇工艺,巧妙地利用岩锚索预应力结构及岸坡承台、镇墩永久结构物组成的混合式锚碇体系,在以两岸拱圈悬臂端对称节段相差仅为5毫米高差的情况下完成了进、出口岸拱圈的合龙施工,顺利完成了深V峡谷之中净跨180米的高难度拱桥施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临时设施问题。”夹岩北干渠三标总工程师张涛说,“原定方案将缆索吊设置在两岸的拱座交界墩上。但是经过演算,发现原方案只能满足拱圈和部分桥面施工,且无法直接将材料吊运至拱桥上,依旧需要塔吊的二次转运,实际上缆索系统发挥的作用有限。”

为保障工期和施工安全、质量,项目部深入研究计算,最终提出将缆索系统布置在两岸山体中的方案优化,并多次与设计、业主、监理沟通,说服各方认同了新的方案。

“新的方案不仅缩短了材料运输距离,还可以解决后续进口岸拱座反铲挖机吊出、人工挖孔桩钢筋笼的吊放、两岸压力钢管转运等运输难题。”张涛解释道。

事实证明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经过改进之后,缆索系统利用率及效率得以显著提高,白甫河跨河拱桥施工进度进一步加速。

记者在现场看到,只见白甫河两岸的峭壁之上,牢固耸立着主墩柱,数十根施工辅助用钢索从墩柱向河中间笔直地延展开去。河面上30多米的高空中,已完成合龙的夹岩北干渠白甫河跨河拱桥像一只“碗”一样倒扣在近90度的峭壁之上,一跨跨越了180多米的河面。

“目前,拱圈已能整体受力,拱圈上部承力将由基础承担,重大的质量安全风险已消除,下一步项目部将加强合龙段养护到设计强度,并开始浇筑拱上排架柱。”徐青松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