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记者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朝六村,看到的不只是田畴丰收美景,更有百姓的张张笑脸。
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中)到朝六村调研
近几年来,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扶贫工作队和朝六村村两委围绕"着力机制活、着力产业优、着力百姓富、着力生态美"目标,干部与贫困户定点帮扶,因户施策,发展产业,解决项目、技术、资金、销售难题,创建"扶贫车间",设立公益岗位,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让农民摘掉"穷帽子",端上"金饭碗"。
干群结对成 "亲戚",一户一策摘"穷帽"
记者了解到,朝六村是典型的省级贫困村。该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64户15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34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2015年秋,黄石市科协蹲点扶贫朝六村,与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进村入组,宣传扶贫政策,全面了解农户务工收入、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扶贫贷款等情况。
据悉,朝六村实施"干群'结亲',一户一策"的措施,94户贫困户与 40 名帮扶工作队员、机关干部、镇驻村责任人等结对帮扶,每月开展一次谈话交流,落实扶贫措施。同时,帮扶干部的包保责任干部为每一户都列出"受益明白卡",每个季度更新一次,记载他们获得的产业奖补、低保金、养老保险金等受益类别和金额,逐条落实,让脱贫不落下一户一人。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工作组和县财政局扶贫工作队的持续帮扶。"32岁的李儒英说,他2012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发展太湖猪,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及市场制约等原因,导致亏本负债,2015年被列入贫困户。
黄石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杨晓梅到朝六村调研
5年来,黄石市科协副调研员方跃钢、四级调研员汪昭洪、原副主席方世江三名扶贫工作组长"接棒"帮扶,不仅帮助李儒英申报低保、帮其母亲看病医治,还送项目、送技术、送科普、送资金、扶持其发展家禽业。2018年,李儒英饲养阳新番鸭5000只、土鸡4000只,收入15万元,还清了债务。去年又有新发展,李儒英不仅成为致富能手,还在兴国、沿镇等地建立直销点,带动3名贫困户长期就业,月薪2400元。
产业基地"上班族",增收致富安"快门"
朝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名祥带领记者参观该村的蔬菜大棚,穿过稻虾共养基地,满山遍野的油茶映入眼帘。
朝六村产业基地
"幸亏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带领我们开荒拓土发展油茶,我现在就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2000多元,摆脱了贫困!"65岁的吕相龙说。老吕原来靠外出务工为生,2015年秋,他回到村里,从事村组公益卫生岗位,月收入2000元。
自2015年以来,随着一个个扶贫产业的兴起,朝六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慢慢点燃。
"我在家门口的苎麻基地做事,每天培植苎麻,用机械脱麻皮,活也不累,一天8小时,一月2600元。"谈起现在的工作,66岁的李生义表现得很激动。
据李名祥介绍,像李义生这样依托"扶贫车间"的产业基地打工的贫困群众共有60人。
5年来,该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利用朝六村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产业,惠泽村民增收。
阳新县委常委郭康安(左)
中铝集团派阳新县挂职县委常委郭康安到朝六村调研、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他带领扶贫工作队狠抓党建引领,调整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强化"生态产业挑'大梁'、稻虾基地活'大家',公益岗位靠'光伏', 育雏养鸡成"凤凰",一户一策摘'穷帽'"的措施,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据悉,该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变动、项目拉动、金融撬动等方法, 与该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高产苎麻380亩、油茶200亩、杂柑等果园100亩、大棚西瓜及蔬菜等240亩、稻虾共生319亩、光伏90KM,辐射提供灵活的就业岗位,按劳分配,吸纳43名"5060"农民就地就业,带动贫困户劳力稳定持续增收。
阳新县财政局非税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鲍志表示,过去,朝六村没有集体经济,村民只能到外地打工。通过引进资金发展农业生态产业,让'土地'变成 '股份'、'农民'变成'股东',使产业基地和农民构建起利益联结机制,把'扶贫车间'建在村民家门口,让老百姓就近务工。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3元,村集体收入46万元。
基础设施破"瓶颈",美丽村庄似"画卷"
"现在村里条件好了,我们在家门口挣的钱不比城市打工少,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35岁的明玉娥笑着说。
通过该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从"清脏、拆违、治乱、整路、补绿"等环节入手,强化环境整治,破基础设施"瓶颈",该村的村容村貌得以改善。
据悉,该村新修10.5公里村组公路;创建护砌灌溉渠2300米,解决了1087亩水田"望天收";投入70万元建设老年日料理中心,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建设实施水改,让村民饮水安全;全面实施光纤入户,网络全覆盖;推进电网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负荷过重、电压过低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新建村卫生室,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新建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齐全;改造9口卫生塘,方便村民梳洗; 16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乔迁新居;4户易地扶贫搬迁,喜圆自己"住房梦"。
郭康安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朝六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展壮大生态产业等方面继续细化工作举措,在壮大发展中谋新篇,拓展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奔向"生态、绿色、富裕、和谐、宜居"的新时代!(记者胡毅、通讯员吴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