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家长问我,她的孩子才七八岁,天天怕死,总是担心自己会死掉,担心爸爸妈妈会死掉,连过生日许愿都说要"长生不老",她问我应该怎么办?
她这个问题问的很笼统,我也只好笼统的回答:除非是因为死亡这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不正常的焦虑或者恐惧,或者孩子出现了一些特别异常的行为,否则不用特别在意。也许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看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所以对这个话题想法比较多。家长正常回答就好。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又聊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原来孩子的"问题"确实跟家长的态度很有关系。简单的说,家长平时的一些言行,引发了孩子关于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但是随后,家长又没有很好的对此进行化解和引导。于是就出现了她说的现象。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倒并不是想探讨"父母应该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而是因为从这个家长的表现,我看到了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
换言之,这位家长的行为很有代表性,我们可以就这个案例,来探讨一下"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对话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面对涉及死亡或其他的禁忌类话题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话题。
先列举一些这位妈妈描述的细节。
"我父亲已经去世了,有一次我们回老家烧纸的时候带着他,在农村的坟地里,他看见了我们烧纸,可能从那之后,他就有了这种概念,知道姥爷是埋在地里的。"
"平时有时候他过马路不注意,我就会说他:如果你被车撞死怎么办?死了后悔还来得及吗?死了就只能埋了,像姥爷一样,然后我会跟他讲很多关于安全的话题。"
"我就很奇怪,这小孩这么小天天想这些,心事也太重了吧?连过生日都许愿说要长生不老。"
"他整天把死挂在嘴边,害怕死掉,问姥姥说他会不会死?通常这种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一般就回答他:你过好现在就行了,享受当下,好好吃饭,开心快乐。"
"可能因为他在托管所也和老师说过这个问题,他的老师还专门给他买过一种糖豆。昨天我翻他书包的时候还看到了,我说这是什么呀?吓死我了。后来问了他才知道,这是托管所的老师给他买的,估计老师也觉得他一个小孩老是着急担心个啥呀,所以就给他买了这种写着‘长生不老’的糖豆。"
熟悉吗?如果你的孩子跟你探讨关于死亡的话题,你会如果回答呢?家长的态度又是怎样影响孩子的呢?
1.父母的日常言行,是怎样无意识的"塑造"了孩子?
我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相比较父母有意识的对孩子的塑造,事实上,父母自身无意识的行为(包括言谈举止,行为反应)才是真正塑造孩子人格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孩子的很多行为,来自于家长的无意识"诱导"。
可能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无意识的习惯、行为甚至是口头禅,都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孩子,对孩子进行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塑形。
比如文中这个例子,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带孩子目睹了关于亲人死亡的画面——姥爷被埋在土里,而且在生活中为了教育孩子安全问题,又常常不能就事论事,而是扯到"死亡"这个话题上,包括这位妈妈的口头禅,也是"吓死我了"这一类。
当这位妈妈对孩子执拗于"死亡"这个话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其实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其实对"死"这个话题也很敏感。
弗洛伊德认为,口头禅或者无意识的口误,是能够接近人潜意识的几种方式之一,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表达,其实却能够反映出父母内心对待"死亡"这个话题的态度。
这位妈妈有意无意的总是将与"死亡"相关的话题挂在嘴边,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强化"。
就像一个孩子学别人口吃,最初ta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和有趣的模仿,如果没人注意ta,可能过不了多久ta就觉得没意思不再学了,但是如果家长不断的强调"不许学口吃",可能最后ta反而会落下口吃的毛病。家长的这种行为对于孩子来说,起到的就是"强化"的作用。
这位妈妈一直跟我强调她不知道怎么应对孩子的这种问题,孩子对于死亡话题的执着,让她感觉焦虑和困惑。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她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也并没有真正消化关于"死亡"的话题。也许这个话题在她这里,也是恐惧和无法面对的。
②空讲道理而不能就事论事:小问题是如何被"扩大化"的?
这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不太会其他方式,最擅长的就是讲道理。但是讲道理的方式,大部分时候效果不佳。
比如文中这个案例,孩子过马路不小心,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他的妈妈就会使用"你撞死了怎么办?死了后悔还有用吗?"等等这样表达方式警告孩子。我相信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表达,甚至还会恼羞成怒的打孩子几下才觉得解气。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就事论事"的表达方式。"就事论事"的表达方式,是贴住具体的事实,比如刚才孩子是怎样做的?发生了什么?(比如差一点被一辆撞到,那辆车踩了急刹车),然后就着这些具体的事实,和孩子谈ta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过马路的安全?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
但是大部分家长都会习惯性的对孩子的某个行为贴上标签,"判定有罪",然后展开批评和责怪,也包括夸大和恐吓。
这样的方式,孩子感觉到的更多的是"我错了"的指责和教训,还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恐惧、羞耻甚至逆反等情绪,但是很少有孩子会将家长的"道理"吸收到脑子里。所以,就会出现"说了很多次还是不听"的现象。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使用了指责和恐吓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批评,将"没有仔细看路过好马路"的问题扩大到"如果撞死了,就只能像姥爷一样埋在土里"这样一种具有恫吓的话题之上。结果是不但没能让孩子熟悉过马路的规则,反而增加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③父母越回避,孩子越执拗。
这位妈妈非常困惑,到底孩子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死"这个话题。其实答案在她自己身上。
从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回答"你过好现在就行了,享受当下,好好吃饭,开心快乐"就可以看出来,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她本身是回避的。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之所以她会如此回避,大致上有几种可能。
第一,她自己本身都未能对"死亡"这个话题做出消化和处理。
事实上,关于人类的终极话题,很多成年人自己也讳莫如深,他们只是从道理上接受了"每个人都会死"这样的一个事实,但是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关于死亡的话题。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尚且回避,又怎么可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第二,她本身对孩子的低估。很多成年人其实都对孩子有天然的小觑,在成年人心里,孩子是无知的,理解力差的,所以他们会习惯于用自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方式"保护"孩子。
事实上,从这个妈妈不断的强调"一个小孩子天天谈论这种话题"的话语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她对于孩子的"傲慢"。
的确,孩子不管是从生存技能还是理解能力、认知水平上都不及成人,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无知且愚蠢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父母能够从内心真正的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时,孩子自己也会被这种"隐形的期待"所感染,结果远比大人以为的更加懂事。
如果文案中的这位妈妈能够正视死亡,并且坦然的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其实孩子可能并非完全不能理解,恰恰是因为家里人的回避,反而加剧了他对这个话题的执念和恐惧。
我12岁那年,姥姥去世,她是我认为在我的整个童年给我最多光亮的人,也是我生命的启蒙老师,跟我的感情也很深。但是在我姥姥去世的时候,没有人让我去医院见她最后一面,我还是被家长安排着每天上学,直到她去世火化的时候,我才见到她的遗体。
我一直认为大人低估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他们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以为不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生离死别是对孩子心灵的保护,但其实这种方式伤害更大。
在心理学的格式塔流派,有一个"未完成事件"的概念,对于我来说,未能在姥姥最后的时间见到她,和她道别,就是我的未完成事件,这个事件带给我很深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很多年里我的梦都经常有姥姥"活过来"的画面。
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整合。事实上,多次在梦里与她相见,其实是在梦里整合我潜意识的伤。
教会孩子面对真实——包括真实的生离死别,是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一课,孩子越能面对真实,对某些神秘内容的想象和恐惧就会越少,其接受真实(现实)的能力也越强。
2."好"的父母,是孩子心理的"容器"。
法国心理学家比昂用"容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作用。在关于类似死亡这种话题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尤其重要。
原始的"被容物"是一个人的自我所不能接受的东西,比昂称之为"β元素",一个人会将自己的β元素投射出去,经由另一个人作为容器,进行容纳、消化和吸收,再以安全的、可接受的方式置换出去,变成"α元素"。
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间,父母就充当了容器的作用,父母将孩子不能接受的情绪接受,转换,再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和这个原本ta恐惧(或其他不能忍受的感受)的东西和平相处。
举个例子。
文中的这个孩子害怕死亡,死亡对他来说是一件恐惧的事情,这就是他的β元素,他将这个恐惧告诉妈妈,这时候,他妈妈如果能用一种方式让他对死亡有一个清晰且不那么害怕的认识,这时候β元素就被转换成为了安全的α元素,而孩子就可以和它和平共处了。
①情绪的容器
害怕,焦虑、愤怒等等都是孩子无法忍受的β元素,而父母需要将他们变成可接纳的情绪。
比如,一个孩子半夜醒来时候说他做了一个噩梦,如果妈妈说:别怕,妈妈在,或者说,别怕,梦是假的,那就不是好的回答。
比较好的回答是:你做了一个梦,你一定很害怕——在这个回答里,妈妈接收了孩子的β元素,并将其命名为"害怕",于是这些情感就被概念化了,它变成了更加理性和更富逻辑的内容,返还给了孩子。
对情绪的准确命名,是化解情绪问题的首要任务。正像荣格所说"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当一些说不清楚的东西被清晰之后,它就由β元素转化成了安全的α元素。
比如对于孩子关于死亡的恐惧,妈妈可以仔细的询问当孩子想到死亡的时候,感受是什么?害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比如害怕黑,害怕孤独,害怕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还是什么别的?
当父母引导孩子把这个模糊的"害怕"处理清楚,孩子的恐惧也就消失了大半。
比较好的妈妈能够不断的帮助孩子,为他的情绪体验命名。在孩子以后出现类似的不可承受的情感体验时,他就会自动学习,或者模仿妈妈,给自己的情感命名,例如害怕,恐惧,烦躁、焦虑等等。当一个情感被命名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情感,它就可以从不可忍受变成可以忍受。
在情绪的处理过程中,父母充当了孩子"容器"的作用。
②认知的容器
任何一个人的认知都是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学习过化学,如果你告诉他钻石和木炭的原子其实是一样的,他一定不能理解,会气的暴跳如雷,认为你在瞎掰。所以,认知的提升,是一个人能够更加清晰的看清世界,消除疑惑和恐惧等很多心理问题的方法。
父母作为成人,有比孩子更丰富的认知和经验,而父母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经验以合适的方式传达给孩子,升级孩子的认知,这样也就充当了容器的作用。
刚才提到的对情绪命名,其实也是一种认知的升级,从不知道那种模糊的、不舒服的情感是什么,到能够清晰的表达它是焦虑、愤怒还是恐惧、羞愧等等,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好的化解方法。
比如关于死亡的话题,父母可以和孩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如果父母自己本身也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够,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和孩子共同学习这个话题,也许很多东西孩子无法彻底的理解清楚,但是随着父母帮助孩子在这个话题上的理解的深入,他对这个话题的恐怖和困惑就会消减很多。自然,也就不会再继续执着了。
③共情:为孩子创造充满α元素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是让孩子远离危险、恐惧的环境,但是如果不得不面对,那么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充分的共情,为孩子创造充满α元素的外部环境。
在本文中,不管是妈妈的做法——回避问题,空讲大道理,比如让孩子"别想那么多,你就活在当下等等",还是老师的做法——回避问题,制造虚假的"长生不老丸"欺骗孩子,都不是好的处理方式。
比较好的方式是,妈妈给予孩子充分的共情,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引导。
比如对孩子恐惧的共情,可以说"你很害怕,对吗?"然后再引导孩子厘清害怕的内容,再用认知来提升孩子关于这个问题的恐惧,比如可以真实而温柔的告诉孩子,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亡,但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却不会消失。而且关于死亡的体验,也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人死亡之后再回来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
当父母可以开诚布公的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并且对孩子的感受有充分的共情——而不是嘲讽、敷衍或者谴责孩子"小孩子家家老想这些干什么",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稳定。
所以,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家长做什么,而是需要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充满α元素的环境——这个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当他的恐惧(或者其他情绪)被尊重、重视和处理之后,自然也就很快消失了。
而那些没有被处理的情绪,大部分会进入潜意识,成为"创伤",成为潜意识里的"未完成事件"。
【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生活中很小的话题,但是背后给我们的启发却很多。
比昂认为: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就是看谁向谁投射焦虑。也可以说,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谁为谁承担焦虑。
而在中国的家庭中间,却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父母本来应该作为孩子的β元素,即不可承受的情感元素的容器,帮助孩子消化它们,帮它变成α元素,然后再返还给孩子。
但实际的情况是,父母亲因为他们自己人格发展的问题,有很多自己不能承受的焦虑,他们会将自己的焦虑返还给孩子,比如说在关于孩子的安全感和健康方面的事情,父母有太多的焦虑。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完善自身的人格,能够当好孩子的心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