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后妃制度作为清朝统治机构得一个点,实际上是随着政权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论如何制度如何变化都不在皇帝或者后宫女子能控制的,它是由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就如满清还在关外的时候,努尔哈赤身边可没有什么等级制度。
努尔哈赤身边的女人都是平等的,一律都被称作为福晋,都是汗王的妻室。而等1636年,满清入关。皇太极正式将中原王朝改为“大清”,将原部落制度慢慢改变为封建帝制的规矩。
这种情况反应到后宫,便就将原先未不分等级的制度,变为有等级的封建后妃制度。而在康熙之后,后宫的制度经过三代发展,正式确立下来。皇帝可有一正嫡妻,曰为皇后。入主中宫,治理宫内以及外命妇。
后以下有一皇贵妃,二贵妃,四妃位,六嫔位为正位,分别居于东西十二宫之中,占一宫主位。剩下的还有三级,但无定额,随皇帝高兴封多少。分别为贵人,常在,以及答应三级。随主位嫔妃分居东西十二宫偏殿。
既然等级区分出来了,那么相应的待遇也要跟上,不然不能区分等级的作用。首先是他们的俸禄,各等级之间是不同的。清朝的俸禄是按年发放,一年发一年的。与之相配的还有宫女。但是地位低下的嫔妃待遇之低,你永远都不会信。
先说最低的答应,配备两名宫女,年薪是30两银子。那时候一两银子也就如今300左右的购买力,一个答应一年的年薪也就9000元。自己都养不活,不受宠的话可能吃的还没有宫女好。
而常在年薪50两,约莫15000左右,宫女3名。生活,应该也就够吃的吧;贵人的年薪比常在多一倍,宫女也给配上了4名。年薪30000,相当于现在一个都市中的小白领吧。没事儿可以改善改善生活的那一种。
随后便是一宫主位的待遇了,嫔位配备宫女六人,年薪200两,6万左右的购买力度再加上一宫主位的地位,很是舒坦的。妃位年薪300两,与嫔位一般也是六名宫女,差不了多少。
一直到贵妃位,待遇便产生了质的飞跃了。贵妃位与皇贵妃位的银两较之前面简直是翻了个倍数。分别为600两以及800两,宫女都是配备八人。还有一定的接掌宫权的机会,换到现代也算的上是公司高管了。
而皇后自是不必说,整个后宫的CEO。年薪足有1000两,宫女配备十二名。且不仅仅是这十二名,宫中用人调度,全部都要听从皇后处理。且事实上这些妃嫔的俸禄还未说完,不光是包括了这些金银,还包括了日常用品。
比如说做衣服用的绸缎布匹,夏天纳凉的冰,冬天取暖的炭,洗头用的皂角,洗澡用的胰子,吃的饭,喝的水等等。衣食住行,都有皇宫给包办了。只是说不同等级的妃子之间,所用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但要说,去古代成为一个妃子还是一个很棒的差事。毕竟吃穿住行全包,还有一系列补贴在手。相当于找了一个清闲至极还哗啦一下五险一金全部交满了的样子。想想也是一件挺美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