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雕刻系 | 壶式家族的颜值担当

2020-12-04新闻13

原标题:雕刻系 | 壶式家族的颜值担当

壶是个大家族,可上溯至八千年前红陶三足壶,五千年前良渚文化黑陶壶,这些都是古人最常用之盛贮器。从外形特征来看,与今时日常用茶壶,在造型上有极其相似之处,皆具有提携和便于倾倒的重要功能。

壶在历史长河之中,造型不断改进,直至执壶的出现,于是壶逐渐成了精美的器物,开始与品位、修养等人文文化联系起来了,现今的影视作品中,执壶也是常出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陶制的执壶在东晋就出现了,瓷制的隋就有了,但是大量生产是在盛唐时期。在唐宋两代使用执壶作为一种酒具,从唐宋绘画上是很常见。

在唐朝,当时的人们把执壶唤作“注子”。也称“注壶”或“偏提”,主要作为酒器使用。

唐中期的壶流较短,一般低于壶口,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总体来说,此时的执壶短颈、鼓腹、曲柄、把手扁宽,一般无盖。

唐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执壶

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部椭圆形或瓜形,壶流与柄加长,五代时壶嘴变成较长的管状曲流。柄稍稍变窄,柄与壶身之间距离比之前变大一些。

五代 越窑青釉执壶

宋代器身变得瘦长,以瓜棱形最为常见,宋代瓜形腹比五代的拉长很多,部分制品常有配套的温碗,与执壶合称注碗。流、口、柄等高与唐五代不同,柄较长,更为合理实用。

北宋 定窑刻花执壶

著名的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现藏故宫博物院外底刻有“太平戊寅”四字“太平戊寅”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这是一件带有明确纪年的瓷器,为越窑瓷器的断代提供了标准器。此执壶反映了北宋早期越窑执壶的特征,如四瓣瓜棱形腹、壶流较短等

宋 影青釉瓜棱形执壶

元代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器身,流比宋代更长,贴于腹上,高度一般与壶口相齐,并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有S 形装饰相连。柄与流对称,下端贴附在腹部上,高度与流相同或稍低。这种造型的执壶叫“玉壶春式执壶”,在元代至明初的南方窑场较为流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元 青花花卉纹执壶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执壶最为优美,清代各朝均有仿制。这种执壶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它的原型来自西亚地区的金属器,也是柄高、流长,壶身如玉壶春瓶,造型较为清秀。

清 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

执壶的发展,从短口直流,到弯口长流,是实用器伴随食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体现,所以执壶是一类很好的研究历史,佐证历史的器型,是灿烂辉煌的古代瓷器的代表。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文物收藏#执壶#壶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