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被忽视的睡眠:120岁生命养成日记之7
每一个人都需要睡觉,但是却有许多人并不会睡觉。《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谓起居有常,自然就是指睡觉的事情了。那么“有常”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在许多人看来,睡觉是很简单的事情,就像相声里说的那样,两眼一睁一闭,不就是一天吗?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睡眠不仅仅是每天都不一样,一年四季睡觉都不同,都有讲究。
黄帝内经是这样说的: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我们许多人都在小时候受过这样的教育:早睡早起。不过我们看到《黄帝内经》中的说法却不尽然,早睡早起的习惯,只是在秋天三个月的时候才适用。
《晋书·祖逖传》记述说,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从勤奋的角度,祖逖值得敬佩,从养生的角度,与鸡俱兴,只有在秋季三个月的时候才符合作息规律。
《黄帝内经》关于一年四季作息时间的建议,其实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季节兴衰规律相适应的。
《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卧就是睡觉,寤就是醒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一天的阳气出尽的时候就应该睡觉了,当一天阴气出尽的时候就应该醒来了。
《黄帝内经》又说:“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提到的“气”,指的是卫气。人体的气有卫气与营气,卫气白天巡行于人体表面腠理之间,晚上则进入人体的内部五脏六腑。而卫气在外就表示人需要醒了,卫气在内则表示人就需要睡觉了。
人体的卫气内外流转,恰恰与天地日月的运行相一致。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是科学睡眠的全部,因为睡眠的姿势同样重要。古人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说法。
《论语·乡党》中说:“寝不尸”。寝不尸的意思就是说,睡觉的时候,不能像尸体一样仰面而卧。
《千金要方》对睡觉姿势也有论述:“冬夜不覆其头,得长寿”。蒙头大睡是许多青少年的习惯,这种习惯可能更容易在大白天也能够不受日光的影响而继续睡觉。
关于卧向有“眠不北向”的说法。《老老恒言》原文表述道:“首勿北卧,谓避阴气”。《千金要方》同样有此说法:“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
之所以古人强调北卧的害处。应该是与阴阳有关。从方位与阴阳的关系来看,北方属阴,南方属阳,而从身体来看,头部为阳,同时头部又是诸阳之会,睡眠时如果北卧,就会容易受到阴气侵扰,特别是秋冬,风寒之邪多从北方而来,头部向北而卧,就容易受到风寒邪气。
《琐碎录》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就是这样的道理。
头部的朝向自然是一个方面,而人们讨论更多的是身体睡觉时朝向问题。《希夷睡诀》则表示:右侧卧,则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
佛家有一种吉祥卧,也就是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师子王,累足而卧。”
从身体生理结构来说,人体心脏偏左,右侧卧不会压迫心脏,同时人体胃部与肠道相连与右边,可以有利于肠胃的通畅。所以右侧卧也符合人的生理特性。
隋唐医圣孙思邈还提到了一个睡觉时的张口习惯问题。有不少人在睡眠中,嘴巴常常张开,,但是孙思邈说:“夜卧常习闭口”。因为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
关于睡眠,人人都会,但是科学睡眠,却有极大的学问。当然,每一个人也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些教条,比如一定要右侧卧睡觉的话,也是非常累的。
当然,睡觉中还有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那就是失眠。为此,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还专门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从阴阳角度来看,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表现。多由阴虚或者阳盛所致。一般来说,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主要是因为心肾不交所致;睡后易醒,不易再睡者,主要是心脾两虚。
治疗失眠有许多种方法,医生开出的药方,民间流传的偏方,但是都很难杜绝失眠的现象。
对于失眠,关键的是身体的调理,特别是心理调理。有的人失眠之后心理更加失衡,越失眠越着急,越着急越失眠。
因此,保持良好心态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总之,睡觉需要遵循《黄帝内经》中的那句话:“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