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个北漂的自述:北京我离开了你,伴随着失落与怀念

2020-07-22新闻9

阅景者

关于巴黎,海明威曾说:“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

北京同样如此。

娜拉在某个省会读了四年本科,又读了三年研究生,加上中间间隔的一年,她已经在这个城市呆了整整八年。从青春洋溢的18岁再到轻熟女路线的26岁,这段岁月她都献给了这座城市。

“那个二线城市有什么好,哪儿都透着村儿气。来吧,我带你去感受大都市。”在一次谈话中,身处首都有一份体面工作的妹妹揶揄了娜拉一番,顺带着向她提出邀请。

关于北京,给她的感觉就是太拥挤,容易把灵魂丢掉。她曾去过两次,印象都不太好,没有北漂的计划。

但很快她就打脸了。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又辞掉了一份很令人艳羡的工作,这让不少人感到莫名其妙。她心心念念地想去远方,因为她突然发现一直呆着的省会城市看上去很大,应有尽有,实则狭隘无比。她知道辞掉这份工作后,这个城市很难找到比这更适合的工作。她仿佛把自己逼到无处而去的处境了。这时候又有人向她提出去北京,她仿佛心头有些触动,就这么拉着一个小小的拉杆箱只身前往。

走之前,她给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红色外套,预示红红火火;十厘米的高跟鞋,预示纵横疆场。

到了后,她发现原本呆过的城市没有地铁,慢悠悠的公交车都可以让她一天轻松地赶赴四五场面试,但在北京,坐地铁也只能一天参加两场面试。

这么一对比,她发现北京真的很大。初来乍到,她看不懂地图,地铁图更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她曾用脚步丈量过出租屋与面试的公司之间的距离,脚后跟被高跟鞋磨得血肉模糊,疼痛令她相信那句话: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几经跌跌撞撞,她进了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公司工作节奏很快,她刚入职第一天就忙碌得没有时间接电话,家里人还以为她出了意外。

忙碌的日子,重复又重复,她每天像是机器人般地敲打键盘、接打电话,忙得团团转。而这个忙带给她的唯一好处是,才半年她便挣到了曾经一年也挣不到的钱。可是,她觉得为了得到这些钱,她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以至于总有一种今夕何夕的错觉,像是每天都有一把剑悬在头上,这让文艺范儿的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然后,她便义无反顾地辞职了。

原以为跳槽后工资能水涨船高,然后并没有。新工作忙碌依旧,报酬却少了很多,好在她也不太追求金钱。

从上一份工作吸取到经验,她学着享受生活,工作之余看看书刷刷剧,没事的时候就约朋友去后海溜达,去吃南锣鼓巷的小吃,去逛烟袋斜街的小店。在胡同里穿梭,有空看看话剧、听听相声,生活还算惬意。

不知不觉地,她已在北京呆了4年,她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这座城市。虽然这个城市依然会大得令她经常迷路,可是错途当中她看到了许多意外的景色;虽然这个城市拥挤得令她有些窒息,可她也习惯了在人潮汹涌中感受世间百态;虽然这个城市赋予她忙得晕头转向的生活节奏,可是她也练就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功夫,每天活得生机勃勃。

当然,在北京的生活带给她的不止是美好,还有疼痛与挣扎的一面。每次和大学室友聊天,大家都艳羡她能在祖国的心脏发展,以为她挣很多钱,每天都过得光鲜亮丽。但其实,她也经历过许多惨淡而又灰暗的时刻:

群居在一排又暗又潮湿的自建房,每晚被隔壁的吵闹声打扰到无法入眠;

几乎每天都是很晚下班,寒冷的冬夜和同事在公司大楼前踱步取暖;

浑身过敏,高烧不退,一个人去私家医院看病被骗,一天耗资5000,而病情毫无好转;

因不愿同流合污,在公司被坐冷板凳,一个月收入只有两千;

因看不到希望,北京留不下,家乡回不去,每晚瑟瑟哭泣,第二天假装满面阳光地上班……

娜拉知道,北京她到底是留不下了。而立之年,她答应父母尽快稳定。于是她偷偷参加本省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招聘考试,希望在而立之年能有所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上了省会城市的事业单位。在得知被录用的那一刻,娜拉喜极而泣,曾经她厌倦的稳定生活,此刻的面目变得可爱无比——她终于不用再居无定所,不再是孤苦无依的“北漂”了。

离开北京后,她怀着无限憧憬开始了全新生活。事业单位的工作很轻松,她的岗位不要求坐班,也就是说如果没什么事儿,她可以一周都不去单位,这让习惯于每天坐在大开间接受监督的她甚是不安,最开始一直坚持每天都去上班。

可是,这种不习惯也就持续了两周,渐渐地她也不怎么去单位了,而是待在自己的方寸天地,看看书或者刷刷微博,日子单调而平静。

只是,总会有那么一刻,对北京的想念突如其来,她想念后海的卤煮和灌肠、想念什刹海那家葫芦娃牛板筋火锅、想念坐在石阶上喝的老北京酸奶……她知道,她只是单纯地想念那个带给她无限悲欢喜乐的城市了。

北京,这个城市承载了太多人的梦。多少人背井离乡,想在这天子脚下赚取荣归故里的资本,可是又有多少人在这拥挤的首都把梦断送。

北京,太具有包容性,它接纳了无数的外来客;北京,又太具有排外性,它给可能成为它一员的人设置了太高的门槛。

因之,北京成了一个任人驰骋却又不得不收疆的大草原,赐人希望,也赠之失望。

娜拉了想起汪峰为它写的歌《北京,北京》,虽然她已不再是“北漂”,却还是在每次听到这首歌时泪流满面,她知道自己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有她在北京的过往,更有她对北京的思念。

离开北京了,依旧会把关于北京的一份体悟与感想带在身上,陪伴余生。也许人生百态,北京才是真正的舞台。在最青春的年纪,在北京绽放过,留下的固然精彩,离开的也因来过而再无遗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