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用对祛暑药,清凉潇洒过一夏

2020-07-22新闻14

作者: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石浩强

“梅子黄时家家雨”,黄梅过后,盛夏将至,赤热炎炎,人们出汗多,消耗大,胃口差,免疫力也随之降低。中暑、热中风、热感冒、胃肠道疾病等夏日的常见病也频频发生。除了常见的的降温、祛暑手段外,老百姓还喜欢在药箱内添加一些祛暑的和治疗暑湿感冒的中成药物,例如人丹、藿香正气液(水、丸),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等,那么还有哪些常备药呢,如何用好这些药物呢?

祛暑剂的分类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夏日气温高、湿度大,地湿蒸腾,湿热蕴结,易患暑热证。其特点为:暑多夹湿。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身热、烦渴、头重如裹、恶心、呕吐、倦怠、身重、脘腹痞闷、小便不利、泄泻等。用于治疗暑热证的中成药,都被称为祛暑剂。按其功效主治的不同,分为解表祛暑剂、祛暑利湿剂、祛暑避秽剂、祛暑和中剂、祛暑清热剂和祛暑益气剂。

祛暑剂的特点

1、解表祛暑剂:

主要由散风祛湿药(羌活、独活等)、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等)、健脾燥湿药(苍术、白术、薏苡仁等)组成,起到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伴有发热、头痛、头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等症状的暑湿感冒。例如:藿香正气液(水、丸)、保济丸等。其中,保济丸还能用于晕车晕船。

2、祛暑利湿剂:

主要含有利水渗湿药物滑石。滑石主要含有含水硅酸镁,其性寒,又有清解暑热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苔黄而厚腻的暑湿症状。例如:六一散等。六一散可外用,当做爽身粉,治疗痱子。

3、祛暑避秽剂:

除了芳香化湿、健脾燥湿的药物外,还含有开窍药(冰片、麝香等)。起到开窍醒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暑月痧胀。例如:痧药、避瘟散等。所谓暑月痧胀就是夏季贪凉饮冷,感受暑湿引起的寒热腹痛、吐泻兼作,甚至猝然闷乱烦躁,牙关紧闭,头晕昏厥,不省人事。需要注意的是:开窍药性走窜,妇女月经期及孕妇忌用。中暑患者除了应用药物外,还需一些列应急处理,如:脱离高温环境、保持呼吸通畅、迅速降温等,重症患者需迅速送医院抢救。

4、祛暑和中剂:

组方特点是祛暑化湿的药物配伍健脾和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腹痛、胃肠不适的由暑湿又外感风寒引起的脾胃不和。比较熟悉的有:十滴水。

5、祛暑清热剂:

组方特点为祛暑化湿药物配伍了清热药物。多用于夏季感冒。例如:清热银花糖浆、暑热感冒颗粒等。

6、祛暑益气剂:

组方中含有益气生津药(黄芪、人参、白术、葛根、麦冬等)。有清暑、益气、生津的作用。治疗由于暑气所伤的气津两伤。表现为头晕、身热、心烦、咽干、口渴、口中黏腻。例如:清暑益气丸。

常见的祛暑剂

1、人丹的成分包括薄荷脑、冰片、丁香、砂仁等,具有开窍醒神,祛暑化浊,和中止呕的作用,可以防治、缓解各种中暑症状,是传统的消暑保健“利器”。用药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等,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藿香正气类的药物是按照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记载的藿香正气散制成,有效成分基本一致,差别在于不同的生产者选择的剂型不同,临床疗效大同小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对中暑、暑热感冒等都有一定的疗效。用药期间同样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等。

3、清凉油、风油精等一般都含有薄荷脑、樟脑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外用可以起到清凉、醒脑、止痛、驱风等作用,也是夏季常用防暑降温用品。涂抹于特定的部位可以祛暑、醒脑。由于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要注意可能引起皮肤刺激,避免接触伤口或误入眼部。低龄婴幼儿皮肤吸收速率快,易产生副作用,应避免使用。

祛暑剂的注意事项

1、运用祛暑剂期间饮食应清淡,忌油腻、辛辣的食物。另外还应避免同时使用滋补类中药,否则不仅对治疗无益,还会降低祛暑剂的疗效,延误病情。

2、孕妇忌用的药品:保济丸、甘露消毒丸、祛暑避秽剂、十滴水。对于孕妇慎用的药物,需权衡利弊,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遵医嘱运用。

3、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中含有乙醇,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以及操作精密仪器。另外也不宜与头孢菌素类、肝素类、胰岛素、达美康、华法林等药物同服,以避免出现“双硫仑样”毒性反应,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4、花露水并非药物,可以在被蚊虫叮咬前适量涂抹,但并不具备治疗皮炎的作用且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如孕妇、婴幼儿、易过敏者则不建议使用。

5、国外或港台地区带回的防暑药品,比如泰国产的草药膏,日本产的感冒药或香港产的清凉油等在药品的标识上往往没有中文。成分、用法上常常是靠口口相传,自行使用不当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国内的医生在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时也缺少足够的依据和经验。所以我们在境外购买这类祛暑品时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使用上更应慎之又慎。

合理用药,对症治疗,才能发挥祛暑药物的最大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严重的暑热证,不是祛暑中成药能单独救治的需及时就医。其实,对于夏季常见病,预防远重于治疗,只要足够重视,完全可以避免暑期疾病的发生,清凉潇洒过一夏。

#食疗食补#药物#暑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