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跟到市场走种粮大户收益多

2020-07-22新闻5

本报讯(李果 白刚 特约通讯员张枥)“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种什么。”7月20日,南部县黄金镇南天洞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东说,跟到市场走收益多。

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穿梭,不到 10分钟就完成了10多亩稻田的植保作业。“它可是‘一喷三防’的好帮手,不仅能自主测量农田面积大小,自动作业,而且喷洒的农药渗透性强、防治效果好,效率是人工作业的几十倍。”王东介绍,现在采取机械化作业,种下的小麦和水稻,一年可节约成本21万元。

王东以前开大货车,走南闯北,日子过得很红火。2014年王东回到家乡,决心当一名现代“农民”,在黄金镇和碑院镇以每亩300元至35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了950亩土地,当起了“种粮大户”,带动当地30余人就业。

王东购买了大中型拖拉机、全喂入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卷盘式喷灌机、耕播种机、无人机等20余台,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2019年南天洞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南部县特色产业农业协会,与50余家本地农业合作社共享资源、抱团发展。

在协会微信群里,看到大家经常讨论紫糯小麦、黑小麦营养价值高,王东对紫黑色食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引进紫糯小麦品种试种 80亩,经过精心培育,大获丰收。2019年底,他所种植的紫糯小麦入选浙江《助力对口支援南部县农特产品销售采购合同》,引来洞头市民争相购买。传统小麦每斤1.3元,而紫糯小麦每斤3元,一亩增收700元。谈及未来的发展,王东说,他们会不断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价值,使更多农户参与进来,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引导消费,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