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阿里巴巴国际站要做自营?

2020-11-18新闻13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几篇关于阿里巴巴国际站自营的文章,有的是说阿里要开始搞自营,有的是说阿里搞自营要解决的痛点,今天就来谈谈阿里巴巴国际站自营的问题。

事情起因:

前段时间,在阿里巴巴首页焦点图上,可以看到一个“Alibaba.com select"的图表,名为“Deals on ppe products"。也就是大家讨论国际站自营的起因。

自营模式是什么:

自营模式是指一种他组织模式,即企业调动自身资源,打造用户体验。现实中,这样操作的企业也不少,因为互联网将大数据集中于云端,而且提供了对于大数据处理的云计算能力。互联网技术让企业对于数据的吸纳和处理实现了规模效应,使得企业凭借自己的有限资源也能够做出足够大的蛋糕。

除了完全使用自身资源的模式以外,自营模式还有一种变形,即“进货-销售”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渠道模式”。典型的例子是电子商务企业中的亚马逊、京东、当当等渠道电商。这种端口企业先通过向各资源供给企业进货,然后在自己的商城上销售,并提供统一的仓储、物流、整体品牌营销等一站式服务,用户可以在这里一站式采购。这种模式中,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完全由端口企业基于自身掌握的数据进行判断

自营模式的优点有两个:

1、可以保证利益不外流,自己投入得越多,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事实上,这种模式中,由于端口企业对于供应链的强力控制,可以挤出各环节大量的利润,例如,电商的物流环节做强后也能带来该环节的巨大利益(有可能是大量节约的成本,也有可能是向第三方出售的服务能力)。

2、可以确保供应链强力整合,此时的端口成为了企业出货的专用平台,企业因此可以控制用户体验,这在容错性比较差的互联网经济中尤其重要(用户轻点鼠标就可以离开)。

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有两个:

1、企业的有限资源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欲望,也就意味着浪费商机。即使采用“进货-销售”模式,也是依靠端口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来预判用户的诉求,并采购相应的资源进行匹配。但是,端口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用户需求的判断失准时有发生,这也是这类端口企业市场反应较慢,产品种类扩充不灵活的原因。

这就需要企业的权衡,当企业认为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已经足够强大,自己的资源已经足以打造各类“上天入地”的产品,换句话说,自己做出来的这个蛋糕已经足够的大,就会走入“自己玩数据”的自营模式。

2、自身建立的垄断市场无法提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这一风险甚至比企业缺乏资源做不大蛋糕的危害更大。企业缺乏资源,但资源可以逐渐累积,至少还有希望,但如果企业缺乏激励,即使具备了资源也会将资源浪费。既然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既然拥有排他性经营的权力,自然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到最好,因为没有压力。

也就是说:整体模式是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店铺主人是阿里,客服是阿里自己人,物流是阿里自己人,货源是阿里自己邀请或被申请的。

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情况:

经验证得知,阿里巴巴国际站确实有在搞自营,但是目前只是医疗类产品,而且是定向招商。

医疗类产品因为管控原因搞自营可以理解。那其他类目今后有没有可能搞自营肯定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B端的生意无非就是运营-业务-供应链三端的整合。那么自营模式下,这三个端的痛点如何解决?自营店铺流量倾斜?客户数据如何处理?了解产品深度问题?如何吸引商家给你供货?GSKA商家给你供货?同时B端渠道很多:社交,独立站流量占比都很大,自营模式下如何留住商家都是比较大的问题。

B端模式决定了他链路的复杂性,渠道的多样性决定了获客的可选择性。就个人来看,阿里巴巴国际站做自营是不太可能的。

(来源:理清外贸)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独家授权供稿,转载需经雨果网授权同意。

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阿里巴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