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张宪贵:用勤劳打开致富门

2020-11-17新闻17

来源:聊城新闻网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路子强

通讯员 杨立元 董哲

“种山药?咱这沙土地上祖祖辈辈都没人种过山药,你能种出来?你腿脚不好,不适合下地,趁早死了这颗心!”听到张宪贵的要求,父母、乡亲猛地浇来一盆冷水。

张宪贵6岁时被撞断左腿,导致三级伤残,但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修家电、开商店、收粮食,干过不少行业。2005年,在河北打工时,看到当地村民靠种植山药实现发家致富,张宪贵有了想法,立马回到高唐县赵寨子镇北街村的老家。

好说歹说,家人只允许张宪贵拿8分地试种麻山药。“当年收了1100多公斤,合每亩1400公斤,亩纯收益突破了1万元。”张宪贵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红了眼圈。

第二年、第三年,张宪贵继续扩种,本以为随着经验的增多产量会增加,但天不如人愿,尤其是2013年,本地降雨量达到276毫米,恰逢收获季节,山药全部烂在地里。

欲哭无泪时,张宪贵突然想到了县里的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杜立芝给出诊断:麻山药是医用药材,本身不招虫子,大多数是细菌性病害。降雨量大,湿度大,得病的概率就大。再加上排水不及时,会导致根部腐烂。

张宪贵如梦初醒,只靠自己的摸索远远不够,得相信科技,相信专家的话。

挖排水沟、防治细菌病害,山药亩产慢慢稳定在了2000公斤,增产又增收,张宪贵又有了信心。

一位身残志坚的人,成了群众心中的致富标兵。2014年,张宪贵被选为北街村党支部书记。有了群众信任,张宪贵通过种植山药带领乡亲致富的决心更大了。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麻山药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如何打响品牌成为“当务之急”。2015年,在省农科院、聊城大学及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的指导下,北街村的麻山药获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认证。有了金字招牌,张宪贵在种植山药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大了。

有一次,前来指导的杜立芝建议张宪贵使用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在大棚中普遍使用,咱高唐还没有在大田中使用的经验。我看山药与一般作物不一样,你可以尝试下。”

张宪贵狠了狠心,投资26万元,在所有山药地安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施。试验很成功,山药亩产达到3000公斤,而且长得又粗又长又圆又直,一下子卖出了好价钱。

从1400公斤、2000公斤,再到现在的3000公斤,插上科技翅膀的山药,亩产一路攀升。

2018年,在张宪贵的带领下,北街村党支部依托种植合作社,在村中流转190余亩土地,以“股份制运营”的模式种植麻山药,吸引群众入股,普通群众1000元一股,建档立卡贫困户500元一股。当年,村里根据每亩纯收益5000元的经营情况,对入股社员进行年利分红,每股分红高达150元。如今北街村12户贫困户已全部入股合作社,年年有分红。

来源于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

#张宪贵#山药#麻山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