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泉苗圃菊花基地,李建祥手把手教女儿李江养护菊花。
肖茗予 摄
金阳和煦,金菊绽放。65岁的解放公园退休职工、“中国菊艺大师”李建祥,正在东西湖柏泉苗圃菊花基地忙碌。女儿李江在一旁给他打下手,观察记录菊花开花情况。温暖的阳光透过棚顶,洒在父女俩脸上。
2020年的这个秋天,李建祥无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父亲。因为36岁的独生女儿李江,这回铁了心拜父亲为师,潜心学习菊花种植和新品种研发,矢志传承武汉“盘龙”菊艺。
“女儿回来了,我的心就踏实了。”李建祥的心顿时变得晴朗无比。
■ “品种大王”一直担心毕生“绝学”失传
在中国菊艺界,李建祥是一个传奇。
25岁分配到解放公园苗圃学习养菊,60岁退休,又返聘回苗圃当了5年高级“菊农”,弹指41载。
业内人士都知道,从事菊花新品种研发,艰辛、风险高。有的人穷毕生精力,成功研发出一个新品种,菊史留名。而李建祥在职业生涯中,从1987年培育出第一个菊花新品种“黄鹤衔珠”以来,累计已研发出菊花新品种400多个!
其中,他以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命名的“盘龙系列”菊花新品种,2010年首次在全国菊展亮相,便震惊全国菊艺界,4盆参赛菊花全部斩获金奖。此后,“盘龙”菊花家族如同开启了源头活水,不断“添丁加口”。
“盘龙卓越”“盘龙春晓”“盘龙佛光”“盘龙献绿”……他研发的菊花新品种中,超过九成烙上了标志着“武汉造”的“盘龙”二字。
李建祥携自己培育的菊花新品种,先后参加了十届全国菊展,累计夺得金奖25个,银、铜奖40余个。
尽管有解放公园菊圃这个舞台,尽管在技术层面已无障碍,但岁月不饶人,李建祥毕竟已年逾花甲,加上长年累月低头弯腰在菊圃劳作,已落下一身病痛。
而据他估算,要想在有生之年再培育出500多个菊花新品种,最乐观的情况,也得10年时间。除非有如他一般爱菊如命之人接班。
在李建祥的菊艺生涯中,为解决其菊艺传承问题,解放公园管理处曾举行几次拜师仪式,物色了十几名年轻职工向他拜师学艺。然而,无一人坚持下来。
对于这些中途退场的“徒弟”,李建祥虽感遗憾,却从未责怪过他们。相反,他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他说,做这件事情(指菊花新品种研发)非常辛苦,没有8小时内外的概念,没有平时和节假日之分,必须长年累月泡在菊圃里,而待遇上不会多拿一分钱。
身怀菊艺绝学,主持数百个菊花新品种资源宝库,却后继乏人。无奈之下,他把传承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独生女儿李江身上。但跟女儿谈过多次,女儿的头都摇得像拨浪鼓:“跟您学养菊?那怎么养家呀?”
李建祥无语。
■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的一席话,让她决定一心跟父亲学菊艺
11月3日上午10时,柏泉苗圃菊花基地大棚。武汉金秋菊展布展挑选后剩下的2000余盆品种菊花,或刚刚吐蕊,或含苞欲放。
“粉红色管状花瓣自然披下,像极了贵妃出浴时的头发;翠绿舒展的叶片,好比贵妃出浴时的浴衣……”李建祥端起一盆进入盛花期的“盘龙出浴”,细心地讲解它的品种特征、养护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窍门。女儿李江在一旁聆听,不时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李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8月6日辞职以后,她来到柏泉苗圃,正式跟随父亲学养菊花。
今年6月,柏泉苗圃接到订单,为武汉第37届金秋菊展生产上万盆品种菊花。正常年份,菊花在3月份就开始育苗,受疫情影响,今年育苗时间晚了3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柏泉苗圃赶紧将李建祥请来主持菊花生产。
李江“加盟”后,与父亲一起抹芽、剥蕾,每天累计要干七八个小时。1.3万盆菊花,接连侍弄了十几天。每天回到家中,10个指甲都被菊花的汁液染成了墨绿色。
她还要负责记录、整理父亲研究菊花的资料,把它们都变成电子版,以便随时查阅。
李江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宝3岁多,二宝仅4个月大。来市郊学习养菊后,两个孩子只好托付给母亲照顾。中午不能回家给二宝喂奶,只能用吸奶器吸出,将奶瓶冷藏保存,下班后带回家,让母亲第二天中午热给二宝吃。
李江本科读的湖北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的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都跟园林相关,但又不是直接跟菊花打交道。毕业后,李江自己开公司做景观设计,同时在湖北大学兼职当代课教师,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是什么改变了李江的决定?李江说,直接原因是去年11月金秋菊展期间,沙湖公园举办的武汉首届菊花研讨会。当时,父亲因为赴上海参加全国菊展抽不开身,委托她替他作了一次“菊花的培育与新品种”主题演讲。
李江根据父亲的指导整理制作了PPT,回顾了父亲的菊艺生涯、研发新品种的情况,呼吁更多有志之士参与武汉菊花新品种研发。
会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菊花专家王彩云劝李江:“你父亲一身绝学,如果得不到传承,那真是太遗憾了。你是‘长江的女儿’,基础好,起点高,能不能接你父亲的班呢?”
李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以前,自己更多地考虑自己,而没有替父亲、替武汉的菊艺界考虑过。在“盘龙系列”菊花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作为父亲的女儿,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自己责无旁贷。
李江跟丈夫沈家桉商量,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心跟父亲学养菊花,传承“盘龙”菊艺。同是做园林景观设计的丈夫爽快地同意了,说:“你去吧,养家的事情就交给我。”
■ “学习养菊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李江说,小时候,有一次她到解放公园菊圃玩,亲眼看到父亲颈椎病发作时晕倒在水沟里,当时真把她吓坏了。
“读小学时,父亲没有接送过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每次出去玩,都是妈妈带我去。他每天早出晚归,难得看到他的人影。就连吃饭,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做好了,送到菊圃去。”
“有一次,我到解放公园菊圃看他,他不管我,只对我说:‘你莫瞎跑,把我的花踩断了。’我很伤心,觉得父亲只宝贝他的菊花,不宝贝我。我曾经生气地对他说:‘你是菊花的爸爸,不是我爸爸!’”
李江说,学养菊花近3个月,耳闻目睹,她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10月上旬,武汉金秋菊展即将全面“上线”,而此时的菊花虽已有花蕾,却未盛开。采购商已经迫不及待来“打货”。
在是否要“发货”上,父女俩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李建祥认为,不应将含苞欲放的菊花“放”出去,因为“火候”未到,现在还不是菊花颜值最高的时候。
李江则认为,含苞欲放的菊花摆出去,过几天自然会开放,早几天晚几天有什么关系?
李江去搬“救兵”,就此请教在武汉指导金秋菊展布展的杭州资深园林专家余昌明。余昌明也认为,菊花的花蕾也是一种美,提前摆出去,让武汉市民欣赏菊花开花的整个过程,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1。李江把“救兵”的意见告诉父亲,不料父亲仍坚执己见:“不行不行,花蕾虽然可以观赏,但从花蕾到开花有一个过程,这个空当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养护不到位,菊花就是开了也达不到最佳效果。”
最终,这批菊花硬是被他留在菊圃里呆了几天,才出现在菊展布展现场。
“一个人能不忘初心,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同一件事情,而且努力去做到最好,真心不容易。这份执着和坚守也是一种美德,我觉得用这种精神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李江说。
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赵旋 张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