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服务百姓民生保供气 护航绿水青山助发展

2020-11-13新闻19

中石油北京管道河北输气管理处举行开放日活动

11月11日,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河北输气管理处举办开放日活动,媒体和公众代表走进生产一线,参加“战疫情·保供气 北京管道与你同行”主题发布会,实地探访了河北输气管理处秦皇岛作业区秦皇岛分输站,亲身体验了员工的工作日常。

据了解,秦皇岛地区在没有天然气管道以前,天然气运输全部采用汽车外运,城市用气成本高居不下。2009年6月,由北京管道河北输气管理处负责管理的永清—唐山—秦皇岛管道顺利投产,彻底解决了秦皇岛地区天然气短缺的问题,大幅降低了本地的天然气价格,确保了秦皇岛获得清洁安全能源。自投产以来,北京管道向秦皇岛地区累计输送天然气45.68亿立方米,为秦皇岛300万人民和工业用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地方民生改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河北输气管理处面对“战疫保供”双重挑战,迅速响应国家号召,勇担社会责任,以疫情为命令,以岗位为战位,全力出击,通过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加强疫情防控,河北输气管理处所管辖的宝坻、唐山、秦皇岛3个作业区在岗员工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发出了“我们留下!我们都留下!”的最强音。截至目前,河北输气管理处所辖507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及30座站场阀室近万台设备无一事故发生,123名干部员工及家属无一人发生疫情病例,平均每天110万方天然气被输送到秦皇岛地区。这些骄人的数据背后,是一串串辛勤的汗水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许多管道途经的村庄实行封闭式管理,管道巡检路线不畅,被动形成了管理盲区。河北输气管理处每日与属地段村委电话沟通,询问施工计划,每日与各村疫情期间的“路口看护员”联系获取影响管道安全的相关信息,通过村内广播站每天播放管道保护宣传音频;同时,利用现有摄像头和无人机对周边管道进行巡查监控,保障管道线路安全。广大干部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涌现出巡护管道披星戴月,千里走单骑徒步巡检的“独行侠”袁建设;以站为家,连续坚守720小时的唐璐、张玉龙;在设备厂家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及时解决设备故障的“排雷手”付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秦皇岛的‘金字招牌’。保护好秦皇岛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既是民心所向也是企业的职责所在。”河北输气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副处长张健介绍说。“我们输送的这45.68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标煤593.84万吨,相当于减少27.86万吨有害物质、2000万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的排放,相当于在秦皇岛种植了2000万公顷的阔叶林。”

优质、清洁、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助力秦皇岛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呵护幽燕碧海蓝天。据市气象局统计,截至11月1日,秦皇岛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2,同比下降16.3%,PM2.5平均浓度3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达标天数241天,同比增加18天,优良比例79%。

如何确保管道设备设施时刻保持零故障,每年保障冬季大气量运行都是北京管道系统的必答题。河北输气管理处以精细管理、精心维护、精准操作的姿态保证“输气一刻不能停,供气一刻不能断”,力行温暖与碧海蓝天同在。积极做好入冬前的设备检查、冬防保温,有计划地进行设备设施维检修、压缩机组维护保养工作,对永唐秦管道1336个阀门、14台发电机、122个安全阀等各类工艺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为防范沿线秦皇岛、唐山、宝坻等6座站场因调压阀冰堵而造成的下游停输,将8台甲醇泵按冻堵风险合理布置在永唐秦沿线站场,并开展冰堵应急处置、甲醇泄漏应急处置两项模拟演练,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转,保障冬供期间的正常输气。

目前已进入冬季大气量供应期,为了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优化运行,10月1日开始,河北输气管理处123名员工已全员进入备战保供状态。“我们结合往年情况,有计划地做好入冬前的设备维检保养等工作,并制定了科学的冬季防控实施方案,对备用的设备进行试运行,确保秦皇岛市在用气的关键时期,能够时刻正常运转,保障千家万户温暖过冬。”河北处党委副书记、副处长张健信心满满地说。

#新冠肺炎_社会#管道#秦皇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