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真相究竟是什么?迄今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2020-11-12新闻18

周天子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公元前841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年,居住在西周首都镐京(又称“宗周”,今陕西西安一带)城内的“国人”(中小贵族、官僚和自由民等),因不堪周厉王暴虐,掀起了暴乱。后世称此事为“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逃窜到彘(今山西临汾霍州市),还有一种说法,周厉王是被暴动的国人流放到彘的。总之,王位空虚,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召公执掌,史称“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直至14年后,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周公、召公尊太子姬静即位,“共和”结束。

国人暴动

至迟从战国时开始,“共和”究竟是什么意思,已经存在争议。“共和”的涵义,除我们刚才所说的周公、召公联合执政说外,又陆续出现了共伯和(受封在“共”地的贵族,爵位是周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的伯爵,名“和”)执政,以及周公、召公联合共伯和执政等不同的说法。究竟哪种说法,才符合或接近历史的真相?

一、“共和”就是周公、召公联合执政?

“共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司马迁用不容置疑的措辞表明:“共和”就是召公、周公共同执政。此后,三国吴韦昭、西晋杜预、北宋司马光等,都支持司马迁的说法。

司马迁所说的周公、召公是谁呢?了解西周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周初统治集团中,有两位位尊权高的贵族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可是,他们是西周初人,距共和元年,已有200多年。有人难免会有疑问:他们怎么能活这么多年呢?

《汉武大帝》中的司马迁

其实,这是这些朋友不熟悉西周“世卿世禄”体制的缘故。西周时,贵族的官、爵、封地,皆可由子孙世袭。姬旦、姬奭的后世嫡系子孙,可世袭周公、召公的爵号。共和年间的“周公”,诸史书都记载是周定公。但无论在传世文献,还是在青铜铭文、竹简中,均无其事迹详载。因此,文献记载的周定公,可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西周厉、宣之际,中枢倒确有一位高权重的重臣“召公”,即召穆公召虎。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过的《召公谏厉王弭谤》,那位说出警世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召公,就是这个召穆公召虎。

二、“共和”就是“共伯和”?

不过,司马迁在坚持周公、召公联合执政为“共和”的同时,还使用了“大臣共和行政”等措辞,来描述这一事件或进程。这句话的涵义相当模糊,它既可作为周、召二公共同执政的代名词,也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人名,即下文我们将要说的“共伯和”。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一个盗墓贼盗掘了一座战国时的古墓。他在翻检财物时,因携带的火把燃尽,于是随手将墓中随葬的一批竹简点燃照明。后来,人们在清理这座墓葬时,发现它是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尚未被毁坏的残余竹简,经过整理,发现是一部记载夏朝到战国魏襄王二十年(前296年)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当时人称它作《竹书纪年》,或称《汲冢纪年》。这部史书中,也提到了周厉王逃到彘后,“共伯和” “摄行天子事”的历史。直到周宣王即位,“共伯和”才退位。

无独有偶的是,战国时成书的一些文献,如《吕氏春秋》、《庄子》等,皆有关于“共伯和”执政事详略不等的记载。这一说法,还得到了新近发现的清华简的证实。

那么,这位神秘的“共伯和”究竟是谁?史书记载,他是西周时卫国所属城邑“共”地的领主。西周时称“共”的地方,一在今河南省卫辉县,当时是卫国的“邑”;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既然“共伯”的封邑在卫国,则今甘肃省泾川县之“共”,显然不是“共伯和”的封邑。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西周末,卫国爆发了一场宫廷政变:卫釐侯去世,太子共伯余即位。共伯的弟弟“和”深受父亲宠爱,遂萌生夺位异志。他结交群臣,趁共伯送葬时,发动突袭。共伯逃进卫釐侯墓中的地道中,自杀身亡。卫国人将他埋葬在卫釐侯墓旁,谥曰共伯,拥立和为卫侯,即卫武公。因此,“共伯和”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卫武公。也是《师釐簋》等青铜器铭文中分别记载的“师龢(和)父”、“司马共”。

三、“共和行政”的真实含义

师龢(和)父,又称“共伯和”、“司马共”,在周厉王初担任“司马”一职,执掌西周军权。“国人暴动”后,周厉王仓皇逃窜,太子姬静逃匿于召公家中。愤怒的国人担心王室事后会血腥报复,于是决意斩草除根,诛杀太子姬静。召公虽在国人心目中素有威望,但此时也无法改变国人们的决定。为保全王室血脉,他只好将自己与太子姬静年龄相当的儿子交给国人们处死。

影视剧中的西周大臣

鉴于“宗周”(镐京)暴乱频起,召公等来到“成周”(洛邑),招聚姬姓宗亲,号召他们团结凝聚,共渡难关。执掌军权的“共伯和”成为其时贵族集团的中流砥柱。鉴于周厉王的暴虐统治激起了“宗周”、“成周”等地区民众的怨愤,此时如果召回周厉王,或者拥太子姬静即位,都难免有再次激起国人暴乱、彻底颠覆周王朝的巨大风险。况且厉王尚在人世,贸然拥立太子即位,也不合礼法。

最终,召公等与“共伯和”多次密谋,达成共识:为暂时安抚国人,稳定政局,由虽非王室成员,却手握军权的“共伯和”(即卫武公)出面,与召公共同主政,对外则宣称“共伯和干王政”,实则暗中维护姬姓王室血统、法统不至断绝。

14年后,厉王死于彘地的消息传到“成周”。时过境迁,国人们对厉王的愤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召公和“共伯和”(卫武公)见拥立太子姬静即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借助当时爆发的一场大旱,行占卜,进而宣扬天命太子即位的占卜结果。召公与群臣顺应“天命”,拥立太子登位,即周宣王。“共伯和”宣布退位,“复归国于卫”。巧合的是,不久,天降甘霖,不仅解除了旱情,更使群臣、国人心悦诚服,为宣王统治的稳定进而实现“中兴”创造了有利时机。“共和”时代,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影视剧中的周宣王

文史君说

由于史籍的阙失,即便在司马迁时代,由于受文献不足的困扰,而对相关史实的记载出现了模糊与偏差。因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共和”史事时,出现了模棱两可,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现象。司马迁或许受西周初史事的影响,还虚构出周公、召公联合执政的所谓“共和”史事来,而召公与“共伯和”(卫武公)联合执政,以维系西周姬姓王室的真相,却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直至近代,我们根据考古发现的有关青铜器铭文及竹简文字,才对这一史事有了比较接近史实的认识。至于“共伯和”是卫武公,他曾与召公联合执政长达14年之久究竟是否是史实,还有待于更多的相关考古发现来加以印证。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许倬云:《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

晁福林:《试论“共和行政”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先秦时代#共和#召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