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淫为首”出自明朝的《古今贤文》,又名《增广贤文》、《昔时贤文》:“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
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万恶淫为首”这句谚语时,总会联想到诸如西门大官人这样的淫棍。实际上,这句话在诞生之初,里面的“淫”字另有含义,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淫”字本身被曲解,这才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搭上关系。
在“淫”字诞生之初,这个字眼与不端正的男女思想没有半点瓜葛。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这里的“淫”代表的就是:违背道德的言行举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拥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财富,亦不可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僭越之举。
除此之外,“淫”在古汉语中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诱惑”。因此,“富贵不能淫”这句话亦可解释为:不要被财富和浮华所诱惑,维持本心。在这一层面中,“淫”自然包括了“色欲”,但显然单单将“淫”理解为色欲太过狭隘,这里的“淫”可指代一切不良欲望的诱惑。
古人很重视自律,所以,伦理道德成了古人标注的红线,君子从不跨越这道准绳。不过,底线固然重要,却不可将底线设置得过高,朱熹所倡导的“灭人欲”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甚至,违背了自然规律。生而为人,有欲望实属常情。欲望就像是气球,可大可小,我们可以控制欲望不让其肆意发展,却做不到将其彻底扼杀。若非如此,岂不是人人皆可成圣?
所以,最正确的做法是:以某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宣泄欲望,而不是将欲望强行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一些正能量的求胜欲、求知欲,就要帮助其发展起来。这样既符合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又能培养出仁义君子,显然,比所谓“灭人欲”靠谱得多。
其实,驱使人类进行主观运动的根本就是欲望。没有欲望,人就不会有所行动。或许有人会说:修行得当的修行者,如道家的真人,佛教的菩萨,是没有欲望的。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所发下的誓愿是一种欲望,道教真人对“道法自然”境界的追求亦是一种欲望。
到了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中则这样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那么,《围炉夜话》中的“万恶淫为首”里的“淫”为何会被后人曲解成淫荡、淫欲呢?
“淫”这个字之所以变了味道,笔者认为,其中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史官喜欢将亡国的罪过抛给手无缚鸡之力的美女,称她们是“红颜祸水”。然而,真正在其中作祟的,绝不是受到摆布的美人,而是不知检点、不知节制、不知进取的帝王。
且看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很多历史爱好者在读完这则故事之后都说褒姒是祸水。然而,褒姒又做了什么祸事呢?她不过是在周幽王调集诸侯勤王后,在城墙上回眸一笑罢了。一个笑容,难道就是周幽王荒废朝政、断送西周的原因吗?
《封神演义》里女娲向朝歌派去了轩辕坟三妖,其中,一只狐狸精附身到苏妲己身上,蛊惑纣王断送了江山。很多朋友在讨论殷商覆灭的历史时,都会将妲己推上耻辱柱批判一番。实际上,世界上哪有什么魑魅魍魉,真实的妲己不过是个在帝辛二年被纳入后宫的妃子罢了。就算小说中所言为真,一个能随意杀掉朝廷命官为爱妃做药引的帝王,其江山即便不灭亡也好不到哪里去。
西施、貂蝉、杨玉环、赵飞燕这四大美人均被后人冠以“红颜祸水”的头衔,可实际上她们能改写的历史着实有限。就算她们不曾来到后宫,可吴王夫差、太师董卓、唐玄宗李隆基、汉成帝刘骜多半会从民间搜罗到其他美人,继续过荒淫无道的日子。古往今来,不控制性欲招致祸端的君王不胜枚举,这种现象绝非美人之过,而是淫欲之祸。
受伦理纲常观念影响的儒生,在“三省吾身”过后,往往会对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进行二次总结,引以为戒。既然,那么多的统治者都因“淫欲”而断送江山社稷,所以,后世的儒生理所当然地将“淫欲”理解为“恶欲之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万恶淫为首”中的“淫”字逐渐有了“淫荡”的意味。当然,将“万恶淫为首”理解成拒绝诱惑是正确的,将其理解为节制“淫欲”亦无不可。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字多意的情况绝非罕见,只要我们知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初衷是为了劝人节制,就已经足够了。
参考资料:
【《古今贤文》、《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