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劳动法标准工时制度

2020-07-16知识9

劳动法的标准工时21.75天,一周五天工作制,是哪个文件规定的?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1995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中国劳动法及合同法并无这项规定,中国劳动法及合同法只限定一周7天必须休息1天,其余6天总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一般企业实行工作5天制,每天8小时,其余算加班。1、《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2、《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3、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扩展资料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种类公休假日,又称周休息日,是劳动者在1周(7日)内享有的休息日,公休假日一般为每周2日,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不能实行国家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和事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参考资料:我国劳动法对工时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工时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是一切工时制度的标准和基础,大多数劳动者执行的都是这种工时制度。如果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里的某些部门因生产、经营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哪些?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1)标准工时制度,是由立法确定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上海劳动法综合工时制度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劳动法倒班制工时规定 《劳动法》关于加班的规定如下: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劳动法关于综合工时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我国劳动法对工时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是一切工时制度的标准和基础,大多数劳动者执行的都是这种工时制度。如果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里的某些部门因生产、经营特点不能综合工时制是什么制度?对员工和标准工时制有何不同的福利待遇? 一、含义。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2113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二、与标准工时制福利待遇的不同5261。1、工作时间不同综合工时制要求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标准工时制要求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2、工作工资计算不同综合工时制其工资由企业按照本单位的4102工资制度和工资分配办法,分别以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标准工时制的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宽放1653百分数)=正常时间×(1+宽放率)×评比系数。扩展资料:综合计算工时制与标回准工答时制的区别: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工时制度不一样。1、标准工时制是标准和基础,是制定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参考依据。2、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需要劳动有关部门比准。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综合工时制百度百科-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同时 1、因公司的要求参加训练视为正常出勤,事后还别人的顶班应累计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每周40小时的应算加班。2、应该算加班,所以训练的时间要求也必须遵守,违反者单位可按制度处理。3、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是指平均计算,单独的某一个星期因为工作需要连加2天班造成一周连续工作也是很正常的。补充回答:不算加班不合法。

#法定工作时间#正常工作时间#年休假#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