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沿袭了数千年的居丧守制的丁忧,现在为何不见了?

2020-11-06新闻18

这几天,每晚八九点钟外出回来,在街头巷尾、河边桥头都能看到小“篝火”。"篝火”旁有人拿着木棍在那里敲敲打打,周围地上还有不少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偶尔也能到有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战场”,正在"一条龙"作业。

祭祀先祖、缅怀逝去的故人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自古亦有之。但我们更应该提倡文明的祭祀行为,用鲜花或者在网上祭奠代替“烧纸钱”。那么,古代对“遭逢居丧”有什么说法和讲究呢?

什么是丁忧

“丁忧”由谁首创?书上并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又是“忧”呢?

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丁忧”在古代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

古代“丁忧”的民俗和规定

在古代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视逝者的“身后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对待逝者丧葬也是不同的。几千年来的积淀,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流程、礼仪和制度。

古人很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客死异乡不管多远也要将尸体运回安葬。这也就有了“停尸”从三天、七天、七个月甚至有三年的说法。不同地区的逝者在穿戴服饰、祭品选择、入葬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但共同点是子女要“披麻戴孝”守孝三年。

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沮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的多。古代“丁忧”期限三年,这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现代社会“丁忧”成为了一种道德符号

“丁忧”作为一种习俗,一种伦理,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在中国存在和沿袭了数千年,到了现代社会“丁忧”的这种繁杂形式和持久战,显然已经不适合飞速发展和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所以基本上消失了,但它作为一种古代文明,一种道德符号,一种历史见证,永久的在古籍中保存了下来。

qrcode
访问手机版